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王中┃春节后的猪价会演一出什么“戏”?

发布时间:2021-02-08 11:19    作者:王中    来源:谋易智造    查看:
    一、影响猪价的三大变数

    毋庸置疑,养猪人没有不关注猪价的。因为现在养猪,是个“刀上舔血”的生意,冒着巨大的风险,当然希望利益最大化,这无可厚非。有人说“只管养好猪,不要去管价格。”说这种话的,多半是自己没有大肥的,没到出栏的时候,或者根本没有猪,站着说话不腰疼。2020年,以东北为例,猪价最低到10元,最高近18元,那么大的差价,如果是买仔猪育肥,不把握好节奏,踩准点子,恐怕早就会赔掉裤子了。
 
    不过,从2018年开始,猪价的确不好预判,主要原因是影响因素太多,我整理了一下,一共有八大类。请注意,是八大类,不是八个,每一类中还有几个小的因素。
 
    这其中影响最大的主要有三个:

    1、政策;

    2、疫情;

    3、情绪。
 
    在三个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中,还有一个最最难判断的因素,那就是“情绪”。在互联网时代,情绪经常被快手和微信群里的各种声音带动。其实,大趋势相对来说还是可以预判的,但情绪这东西是多变的,不好统计的,所以,成为猪价“短期最大的变量”。政策和疫情是中长期因素。

    二、春节前大跌的原因

    在经历了5月份的大跌后,大部分人并不看好春节档的猪价,这其中包括一些影响力巨大的企业大佬。总体来说,悲观情绪很严重。对这一点,我全年发布的微信公众号(谋易智造)文章、抖音视频、快手视频和直播中都始终坚持一个观点:春节档的猪价值得期待,肯定会在15元以上,而非很多人预判的可能会跌到亏损线。
 
    我的理由很简单:在经济不算景气的背景下,春节是一年中唯一的“阶段性刚需”。这个名词是我的创造,而且多次撰文说明“阶段性刚需”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但后面腊月的大涨,又让大多数人开始狂热起来,一再提高对春节价格的预期,这是最令人担心的,因为情绪又开始躁动起来。所以,我在1月3日和11日都专门在朋友圈、微信群等渠道发布了风险提示。
 
    简单的说,

    最近几天的价格下跌主要是如下因素:

    1、前半场,北方疫情区域性爆发带来的抛售;

    2、“钉子户”压栏赌行情,最后阶段的抛售;

    3、因限制人员流动,收猪车迅速减少;

    4、屠宰企业趁火打劫,借机压价备货。
 
    从消费上来看,今年的春节不如去年。因为去年春节前武汉疫情还没爆发,全年经济也不错。今年春节的消费好过全年任一时段,但比不上历年。
 
    从政策上来看,虽有放储的动作,但成效不大,大部分均流拍。而且,有关部门其实容忍了适度的通货膨胀。所以,今年的跌价实在赖不上政策因素。
 
    疫情的征兆最早出现在八月份,但集中体现在1月份。而且,临近春节,猪价较高,很多中招的猪场也没有赌下去的心思了。很快,屠宰的体重数据就会出来,验证这个原因。
 
    不过,疫情抛售结束后应该有一次较大的反弹,但很多养猪人此时已经沉不住气了,因为手里准备春节卖个好价钱的肥猪体重较大,已经无法再养一个月以上,所以,这一批猪冲击了价格。我在段子上说过:后面可能有反弹,但你未必能抓的住。为何?因为你还想更高,等等,结果迅速下跌了。
 
    春节前的猪价大势已去,山东部分地区出现暴跌,低到了13.5元/斤。不过,这个价格卖不卖已经无所谓了,跌也跌不到哪里去,涨的可能性又不是没有。请注意,我说的是超跌的地区。
 
    看跌的势头,恐怕明天是刹不住车的,因为惯性还在。但南方地区产能并未恢复,加上超跌的北方少数几个省份,在春节前可能有昙花一现反弹的机会。
 
    三、春节后会如何走?

    人在判断未来的时候喜欢用经验,但往往会忽略背景的不同。所以,拿今年和去年比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两个春节不同之处在哪里?

    1、去年春节之前消费者购买力强过今年;

    2、去年腌腊制品很少,今年做了一些;

    3、去年春节期间居家隔离,消费大降;

    4、去年春节后消费骤降,猪价有价无市,成交量小;

    5、去年解封后餐饮消费骤降,导致猪价下跌;

    6、去年春节后投放冻肉的效果好。
 
    根据以上背景的不同,

    我对节后的基本判断:

    1、今年节后消费会好很多;

    2、春节后价格波动不会很大;

    3、下跌和上涨空间均不大;

    4、不会出现从3月到5月的连续性下跌;

    5、春节后大概率是先小幅上涨后下跌;

    6、大部分地区会低于现在的价格;

    7、全年平均价格会在12-15元之间;

    8、低于10元的概率很小;

    9、价格振幅会小于2020年;

    10、疫苗毒的威胁成为价格最大的变数。
 
    四、结语

    对于未来价格的判断是根据已知信息的探索,当背景发生重大变化,价格的变化就会随之出现。疫情和情绪仍然是两大影响因素。如果疫情严重,则短期看跌长期看涨。如果疫情平稳,则是一路小幅下跌。(这是基本面)
 
    毋庸置疑的是2020年产能的恢复好过2019年,同样,2021年疫情即使区域性爆发,损失也很难超过2020年,这是认知和防非能力的提高决定的。所以,猪价走低是可以预见的趋势。2021年仍然是值得期待的一年,但很难好过2020,所以,期望值要降下来,但不必悲观。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