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指出,2019年全球SPF南美白虾种虾市场容量在140-170万尾(各国市场需求量如下),每尾平均售价55美元,总产值在7,700万美元至9,500万美元之间。SPF种虾市场集中在亚洲,大市场有中国、印度、印尼、泰国和越南,小市场如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斯里兰卡和台湾。南美洲国家,如厄瓜多尔,拥有本地种虾生产系统,不依赖进口,生物安全性较弱。巴西、墨西哥、危地马拉等新兴养殖国有望成为未来进口种虾市场。

2019年,全球前五大种虾生产商分别为American Penaeid Inc. (API)、 Shrimp Improvement Systems (SIS)、 Kona Bay Shrimp (Kona Bay)、 CP Foods (CPF) 和SyAqua,五家企业占据全球75%市场份额(加上Top Aquaculture Technology公司,市场份额或达85%)。

为节约成本,所有养虾国都存在F3代虾苗交易(国内称二代苗,即F1代进口种虾的孙代虾苗),供应商通常都会强调F3代虾苗可能带来的养殖隐患,一是近亲繁殖造成的长势不均衡问题,二是SPF(无特定病原)特性的缺失,更容易爆发养殖疾病。
在种虾选育方面,美国和南美洲国家采取的策略截然不同。美国本土、夏威夷和泰国主要采用SPF策略,必须在生物安全极佳的环境中进行,并投喂干净的饵料,因此SPF种虾不需要考虑病原抗性问题。在中南美洲国家,选育项目以“全病原暴露选育”(All pathogens exposed, APE)模式为主,因APE种虾通常都携带病原,因此许多国家不允许APE种虾进口。
近期,有些供应商公司在APE种虾的基础上开发SPF种虾(详细信息参考报告原文),以达到既不携带病原,又具抗性的目的。但对于此种做法,业内尚未形成统一意见,也无科学论证。
种虾的国际贸易形式以空运为主,2020年上半年,全球新冠疫情打乱国际物流系统,对种虾空运造成一定影响,有其在四月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