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生猪产业呈现供给稳定恢复、产能稳步增长以及价格反弹的态势。“生猪产业发展指数”的分项指数生猪产业供给指数本期增至110.09,反映了生猪供给侧的强势恢复预期。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产业安全研究团队首席、研究员徐磊表示,生猪产业近月持续降温缘于生猪入市加速、猪场复产扩产以及猪肉进口扩大,除此之外,储备肉投放也是猪肉市场供求关系趋向缓解的重要因素。
华商储备商品管理中心上半年共计投放了41万吨,相对于2019年全年的14万吨,投放额度的增大和投放频率的加快无疑向市场发出了清晰的政策信号,有利于稳定消费预期。
界面新闻副总编辑、界面商学院院长崔宇表示,随着部分地区新冠疫情小幅反弹、南方大量降水对生猪调运产生的压力,短期生猪供给指数继续上行或存在一定压力。从上市公司的角度看,根据界面商学院的统计,6月份9家上市猪企销量也呈同向增长,合计销售417.41万头生猪,环比增长8.5%,增速较5月下降6.8个百分点。
从潜在的生猪产能来看,6月“生猪产业发展指数”的分项指数——生猪产业补栏指数从上期的91.42升至94.14,反映政策效果正持续释放。指数较前期低点已有反弹,但仍处于历史周期均值之下。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产业安全研究团队首席、研究员徐磊表示,自去年底以来,能繁母猪规模环比持续增长,能繁母猪存栏量已连续9个月走高,各地补栏积极性持续恢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二季度末能繁殖母猪存栏3629万头,同比增长5.4%,比一季度末增长7.3%。

市场价格方面,受到南方降水及疫情反弹的影响,6月份,我国猪肉价格环比上涨3.6%,同比上涨81.6%,价格在月内周间环比走高。从盈利水平来看,6月生猪产业效益指数小幅下滑至127.83,但仍显著高于100的盈亏均衡点。同时,生猪产业发展环境指数本期小幅反弹至9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