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 新疆地方羊迎来新春天

发布时间:2011-10-21 06:00    作者:yizhiinfo    来源:畜牧人才网    查看:

    骑马走5天,从地处170公里外大山深处的夏牧场,赶着羊群到山下村里的牧业点。每年9月的中下旬,新疆乌恰县黑孜苇乡库勒依克村牧民买买提·亚合甫都要这样做。

  9月23日下午,在山脚下的牧业点,我们见到买买提·亚合甫。他一脸尘土,脸上黝黑黝黑。他说:“这样做是为了给羊群人工配种,药浴。”

  同行的县科技局局长杨金元说:“每年9月中下旬,县里的技术人员都会在各个牧业点上为牧民的羊群免费集中配种,药浴。”

  靠人工配种,买买提·亚合甫去年卖了30只羊羔子,收入2万元:“人工配种的母羊下的羊羔子个子大,体重大,成活率高,好卖。”县里的牧民同他一样,尝到给羊人工配种带来的好处。不用谁动员,每年的这个季节,他们都会下山给羊群配种、药浴。

  位于祖国最西部边陲的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乌恰县,自然条件十分恶劣。这里2.2万平方公里土地,山地、戈壁、荒滩占到99.8%,荒漠草场总面积1600余万亩,耕地面积不足3万亩,农民人均耕地不足1亩,是一个以传统畜牧业为主的典型高原牧业县。

  乌恰县是一个有地无土、有场无草、有山无果、产业单一,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边境县,一路介绍情况的副县长孟谦文说:“这里的羊要带着‘放大镜’找草吃。”

   柯尔克孜羊,是新疆绵羊品种中老品种之一,具有耐粗饲、增重快、适应在陡峭山地放牧特点。随着畜牧业的发展,柯尔克孜羊也面临着长期近亲繁育导致品种退化、体质小、繁殖力差、受胎率、成活率、出肉率低等这样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县畜牧局党组书记付志力深有体会地说:“自然配种的羊羔子只有3公斤左右,而人工配种的羊羔子4公斤以上。”

  “提纯复壮”是采访中听县上领导说的最多的字眼。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县里先从柯尔克孜羊的提纯复壮着手。借助于实施的自治区科技富民强县项目《柯尔克孜羊标准化养殖技术推广》等诸多项目,县里建立了柯尔克孜羊良种繁育基地,以柯尔克孜羊中心产区托云乡为重点,按照柯尔克孜羊鉴定标准,广泛开展品质鉴定,组建了规模有1万只的核心群。《柯尔克孜羊鉴定整群技术规范》、《柯尔克孜羊人工授精操作规程》和《种公羊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柯尔克孜羊免疫程序》等4项技术规范先后完成,并全部应用于养殖中。县里注册了“斯姆哈纳系列”商标,还使柯尔克孜羊纳入国家农业部地方品种保护目录。

  标准化养殖技术的推广,使柯尔克孜羊的良种率达到90%。全县规模养殖户发展到400多户。

  如今,柯尔克孜羊的优质种羊也成了周围附近地区的俏销品种,每只种羊能卖到2000多元。由于肉质鲜美,柯尔克孜羊上了新疆国宾馆——乌鲁木齐迎宾馆餐桌,县里每年要选送2000只优质柯尔克孜羊供应迎宾馆。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