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户的生猪养殖担忧需要化解。
如今,部分养殖户,尤其是小农户对养殖的担忧仍然存在。突出体现在对疫情风险的担忧和对市场风险的担忧等。这次非洲猪瘟疫情对生猪养殖行业影响较大,许多养殖户因此萌生退意,加之疫苗的研发尚未取得明显突破,部分养殖户对疫情仍存疑惧。对市场风险的担忧方面,生猪生长的周期性导致肉价格也存在波动周期,生猪养殖户在价高时补栏、价低时出栏的情况屡见不鲜。目前,能繁母猪数量大减,仔猪供给有限,价格明显上涨,同比接近翻倍,一些养殖户担心踏不准周期,遭遇市场风险。还有一小部分农户可能对政策的可持续性存在疑虑,害怕生猪产能恢复后,养殖政策再度收紧。
2.恢复产能后的饲料来源及成本问题值得重视。
在猪饲料中,玉米用量最大,比重可达60%左右,玉米的市场行情对养猪成本影响很大。近年来,玉米市场化改革取得显著成效,播种面积逐年下调,下游需求,尤其是工业需求稳步增长,产需格局已经逐渐由供大于求转变为产不足需。2019年1月-11月,玉米批发月均价每斤0.94元,在生猪产能大幅下降、饲料需求明显回落的情况下,每斤仍比2018年同期高出近4分钱。若明年玉米供给不变、生猪产能恢复较快,则可能会推动玉米价格上涨,抬高生猪生产成本。
3.环境和小养殖户收益问题不容忽视。
生猪养殖既要有力又要有利,利的方面需要重点考虑两点:一个是环境的利,另一个是经济的利。环境方面,《环保法》依然需要严格遵守,生猪养殖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标准必须合规。各地在鼓励生猪扩养的时候还需充分考虑地区特点和环境承载能力,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经济方面,国家既鼓励规模养殖,又鼓励小户散养,但小户散养的收入并不可观。2019年猪肉价格上涨,没有遭到猪瘟的部分养殖户获利颇丰,可是在普通年景,一头猪的利润能够稳定达到300元就已经比较可观。如今,人均工资不断攀升、物质成本持续上涨,在这样的背景下,小规模养殖的吸引力相对有限。有些养殖户的养殖场所被查封,相关设施已经拆除完毕,如果复养,需要重新进行基础设施投入,成本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