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模式动物表型与遗传研究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简称大设施)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规划(2012-2030年)》中明确“十二五”期间优先安排的内容,由中国农大与中科院昆明动物所共同承建,分别负责猪设施和灵长类设施的建设。

其中,猪设施被中国农业大学取名为“天蓬工程”,将建设成集培育、表型与遗传分析于一体的,规模化、标准化、精确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对猪进行全尺度、全方位研究、在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将猪做成模式动物功能的大型综合研究设施。
猪设施致力于解决表型和基因遗传机制中的核心生命科学问题,在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医药健康、器官移植等多方面进行战略重大布局,并推动畜牧业快速发展,建立国际种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官方资料称,中国农大以猪为研究对象,在国内首次实现了体细胞克隆,系统开展了大动物干细胞、疾病模型构建、繁殖育种等方面的研究,建立了具有国际领先地位的猪研究平台,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由中国农大主导的猪设施将在世界上第一个建设实现将猪做成模式动物功能的,集培育、表型与遗传分析于一体的可以对猪进行全尺度、全方位研究的大型综合研究设施。
另据新华社今年2月报道,中国农大教授、“天蓬工程”副首席科学家赵要风告诉记者称,“‘天蓬工程’的名字来源于家喻户晓的‘天蓬元帅’,我们也希望相关研究能帮人类撑起一顶可在某些领域抵御疾病等风险的‘天篷’。”
“除了‘食品猪’之外,在我们搞科研的看来还有‘模式猪’‘移植猪’‘材料猪’。”赵要风表示,他们希望能够通过“天蓬工程”探索生命奥秘、挖掘功能基因、模拟人类疾病、研究异种器官移植、培育动物新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