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我国海水养殖废水处理技术再获新进展

发布时间:2019-05-08 14:31    作者:.    来源:中国渔业报    查看:
    由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联合华北电力大学开展的海水养殖废水净化项目,近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该项目创新研发了接触氧化耦合微纳米曝气技术,能够使海水养殖废水中的污染物快速去除,减少养殖废水对海水的污染,用科技手段助力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推动海洋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受诸多因素影响,海水养殖废水治理难度较大。常规方法下,海水养殖废水治理费用高且难以达标。为了解决海水养殖废水处理难题,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投入专项资金,利用水运交通环保实验室科研平台,联合华北电力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组建了博士科研团队,开展海水养殖废水净化技术研究。

    当下,专门针对海水养殖废水治理的研究相对较少,实际应用也不多,常规的治理方法包括水体交换法、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其中,水体交换法、物理法、化学法需要较多工程措施以及电力设备等条件,处理成本较高。物理法和化学法无法有效去除水体总氮,容易造成二次污染,破坏水域原有的生态系统。

    因此,生物法以其投资低、效益高、无二次污染且运行管理方便等优势得到了快速发展,并逐渐应用到水环境污染治理中。

    但是,由于海水盐度较高,常规生物法处理海水污染效率较低,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因此,该科研团队经过潜心钻研,研发了新型固定化微生物技术。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游离微生物细胞、细胞器、酶或动植物细胞固定在某一特定空间范围内,使其高度聚集,并使其保留固有的活性,能在环境中连续和重复使用的技术。”该项目技术负责人常方介绍道,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受污染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无机氮等的去除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并且用于水处理后的固定化微生物可多次重复使用。同时,科研人员针对不同海水养殖废水特性进行了大量系统的试验研究,在耐盐微生物培养驯化、固定化材料研发等方面不断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并形成了一整套高效、成熟的处理技术和装备设计方案。

    据悉,该项目的核心技术——接触氧化耦合微纳米曝气技术是将特选的高效微生物固定在特殊的微生物载体上,使其在复杂的环境中依然可保持很高的微生物密度和生物活性,并且能在适宜条件下快速增殖。

   “该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反应速度快、微生物流失少、运行稳定可靠等诸多优势,极大程度地增强了微生物在养殖废水中的生物活性,从而有效提升了出水水质,克服了微生物对污染物降解效率低的困难,降低了养殖废水处理的成本。”该项目技术总负责人常方告诉笔者。

    目前,这项技术可将养殖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无机氮、磷分别降至5毫克/升、0.3毫克/升、0.03毫克/升以下,处理效果高于养殖废水一级排放标准的要求。

    不仅如此,新技术还具有占地面积相对较小、运行稳定、运行成本低(每吨养殖废水处理成本仅为0.5元~1元)、维护成本低等特点,适用范围广,推广价值高。

    项目负责人张騄表示,下一步,将推动该技术广泛应用于我国沿海海水养殖废水处理工作,推动海水养殖业健康发展,破解海洋环境保护和废水排放污染的矛盾。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