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作为深圳最年轻的功能新区,大鹏新区从诞生之日起就被市委市政府赋予了“生态岛、生物岛、生命岛和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定位。

新区成立以来,辖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从8家跃升至33家,生物与新医药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比从2015年的16%提升至2017年的25.8%,并实现了5亿以上工业企业实现研发机构全覆盖,初步实现结构优化提升。
同时,新区创新载体数量亦大幅增长,现有包括核电安全监控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内的市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工程实验室、技术中心、孵化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等创新载体共21个,较新区成立时增长了162.5%。其中重点实验室4个、工程中心6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个、技术中心2个、工程实验室5个、科技孵化器2个,还有1个国家级重大基础设施——深圳国家基因库,以及1家重要科研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生物育种创新研究院。
深圳首家专业类海洋高等教育科研机构——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从正式成立以来连续三届参加高交会,本届也携下属18个涉海领域高水平科研团队展示新技术、新产品。该研究院副院长鲁义善透露,日前,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2018年第二批扶持计划拟资助项目公示结束,由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和合作单位深圳市澳华农牧有限公司共同申报的“深圳海水经济动物种苗健康评价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获市发改委认定,项目总投资1250万元,其中市财政资助500万元。
据悉,这也是全国首个水产领域种苗健康评价平台,可提供种苗疫病检测、种苗抗病力评价、种苗抗逆性评价、种苗健康综合评价、大型设备共享、技能培训和人才培养等7大类公共服务。该研究院将以此大力完善海水经济动物种苗健康评价服务体系,推动公共服务开放共享,助力深圳水产养殖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