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苜蓿青贮的制作要比玉米青贮复杂的多,对制作的要求也更加严格。苜蓿青贮制作的关键点在于苜蓿的适宜收割时间。苜蓿合适的收割时间比较短,一般在开花前期收割,然后需要装窖和压实,整个制作苜蓿青贮过程非常短。


由于苜蓿适宜收割时间较短,就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我们很难把握苜蓿青贮中的水分。苜蓿的比较理想的收割状态是干物质在35%~45%之间。如果苜蓿收割时,干物质含量低(<30%),水分较高,则制作青贮之后,容易形成梭菌发酵,丁酸含量升高,青贮发臭腐烂,干物质、蛋白质和能量的损失较大,消化率降低,营养损失严重,直接导致围产期的营养健康问题。如果我们制作的苜蓿青贮挤压时会有很多液体流出,这些也都是损失的营养物质。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造成青贮制作的延误,比如南方下雨天气,或者设备损坏,致使苜蓿干物质含量较高(>45%),水分较低时,则在制作苜蓿青贮的过程中,很难压实,造成严重的有氧发酵。有氧发酵产热,导致蛋白质的消化率以及苜蓿青贮的整体消化率降低。苜蓿收割过干或者过湿都会对苜蓿青贮的制作造成影响,但又存在一定的差异。

装窖时间的延迟也会降低青贮的质量,那么这种情况下需要怎么做呢?建议在收割时直接添加乳酸杆菌。这种情况下,乳酸菌添加较均匀,也能降低装窖延迟造成的损失。但是,如果我们在制作青贮的时候,不能保证乳酸菌添加的均匀程度和压实程度,即便添加一些添加剂,也不可能达到好的使用效果。所以,我们在制作青贮的时候,首先要把管理做好,不然在添加剂上所有的额外投资都是浪费。

(1)收割时粗蛋白不低于20%,酸性洗涤纤维不高于30%,中性洗涤纤维不高于40%,牧草相对饲喂价值(RFV)150左右。如果我们制作的苜蓿青贮不是用来饲喂高产牛,那么苜蓿的质量要求可以稍微降低。(2)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如果消化率比较低,则饲料在瘤胃内停留时间较长,牛摄入的新的营养物质较少,采食量降低。(3)切割长度:1.9~2.5cm,总体不能太长。(4)压实:推荐275公斤DM/m3,这个数值越高越好!
(根据Limin Kung教授在“益海嘉里第五届大型规模牧场管理研讨会”上讲课内容整理,未经专家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