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企业引种的动力与误区以及地方猪种的利用

发布时间:2018-02-28 14:47    作者:.    来源:新饲料    查看:
    用种的企业没有办法手段对品种做“系统”的评估。在引种时,很多企业都凭借体型是否好看,另外在产仔数、增重或者背膘等指标中再找一个亮点。购入种猪存在很大“盲目性”,以“新”为“好”。今天引的可以比昨天的价格高!但是新引进的真的就比旧的好吗?多数企业又没有办法评估。

    引种数量与来源


表1 引种数量与来源(注:2009年、2010年的数据为估计值。)

    引种数量与来源见表1。有人说,中国人有钱,引进这些猪不算什么,但是我们要考虑引种的目的是什么,引进的猪是否和我们的引种目的相匹配。目前多数是在美国、丹麦、加拿大、法国等国家引种,但是这些国家的自然条件、饲料资源条件差别很大,并且消费市场对于产品的需求差别也很大。显然,这些国家,同样是长白、大白或者杜洛克,他们的育种目标和选育方向是不同的。而我们的引种企业各国的猪种都引进了,说明引种目标并不明确。

    丹麦全国的育种核心群总共有7,000多头。从引种的数量看,我国引种最多的年份相当于丹麦全国育种核心群的3倍,少的年份相当于差不多一半,这些年累计数量超过10倍以上。这些种猪可以负担全中国1/3生产群的育种任务。很显然,我们引种不是为了育种,也不是为了丰富素材。

    从种猪来源看,我们的育种目标、生产目标、产品目标都比较模糊。没有考虑养猪生产整体的效益,也没有充分考虑商品猪生产场的效益。曾经一个企业想引进某个国家的卷毛猪,我问他为什么?他说新鲜(国内没有),我也说新鲜,真新鲜!但这应该是动物园的工作!

    品种的形成

    一个品种是由人工选择和自然选择合力形成的。自然选择压力来源于环境条件、气候条件等除了遗传以外的因素。人工选择考虑的是按照人的需求施加的选择压力,但与自然选择有时候是相反的。所以,任何一个品种的形成都离不开自然条件、饲料资源、饲养方式、设备条件等一系列的约束。不同国家有不同的产品需求,所以育种目标也是不一样的。

    品种具备的属性

    除了畜牧学上的定义外,品种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某些生产目标,比如产仔数、饲料效率、背膘厚、瘦肉率等。还要在一定程度上适应某些特定的环境条件,包括气候、饲料、一并、生产方式等。如果脱离品种的适应性去认识、评价、选择品种,都会导致很多不良的后果,最终影响生产效益。

    引种以后

    大家普遍感觉,引种以后退化很明显。退化的原因是什么?除了因为没有选育外,还有就是品种选育的环境与品种引进地区的环境不匹配,相当于改变了选择压力,从而改变选育方向,最终导致品种退化。

    生产性能不理想也不一定是由于营养水平、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低,还可能是由于选择的品种与环境不匹配,相当于改变了利用条件。 从生产目标来看,引种以后的饲料效率、日增重、胴体品质确实有所提高。但是,从国家的统计数字来看,母猪产仔数并没有提高,肉质和卫生安全指标也没有提高。适应性更是无从谈起。从效益目标来看,我们的目的也没有达到预期。究其原因,还是品种与生产条件不匹配。

    利用地方猪种

    如果利用地方猪种会如何?外国的报告肯定会说利用地方猪种会导致生产水平下降,但是从南方将三黄鸡利用在肉鸡生产的成功案例来看,利用地方品种值得我们猪育种工作者思考。

    地方猪种具有适应性强、肉质好、繁殖性能好的有点,可以通过本品种选育、杂交育种、杂交利用等途径加以利用,但是需要对利用手段进行有效的评估,在完整体系中去评价。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