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农户”可能是个坑
自从温氏“公司+农户”取得成功,各大企业纷纷探索效仿。但每个国家的国情、每个企业的基础和资源不一样,“公司+农户”让不少企业吃了亏,不仅不能帮助企业扩张,反而成为累赘。“公司+农户”受制于资金实力、管理能力、行情波动、还有各地养殖户的特点,对某些企业来说,“公司+农户”也可能是个坑。
2、维生素涨价存在人为因素
虽然2017年维生素价格一路暴涨,但维生素贸易商并不担心,因为维生素涨价,他们的利润反而更高。不少行业人士表示,目前维生素单项足够市场消化,但部分维生素厂家并不急着发货,而在等着市场上的低价产品消耗掉,再提高报价把仓库中的维生素卖出去。维生素价格上涨的小部分原因来自环保压力,还有工厂爆炸等突发事件,而大部分则是人为因素。
3、养猪口号只是口号
近年来,饲料企业的养猪目标一个比一个高,但企业喊出来的口号却时刻在变动。如某大型上市饲料企业,因受到猪价影响,将2018年生猪产能目标下调了100多万头。除了降低出栏目标外,也有增加的。但养猪目标只是企业发展的参考,也是上市企业在猪价利好的时期,用于坚定投资者心态的利器。
4、驻场服务大多名存实亡
驻场服务是饲料企业服务猪场的模式,近年来较为热门。饲料企业的技术人员通过指导猪场生产,提高生产成绩。但大多技术员本身技术不过关,或者与有主见的猪场老板之间沟通出现问题,驻场服务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而变成了猪场的一个帮工,驻场服务名存实亡。
5、直销饲料怕是革了自己的命
饲料利润逐渐下降,企业为了争取中间利润,采取了直销。直销是厂家绕过经销商,直接与猪场对接的一种模式。意味着没有经销商作为中间赊销环节,饲料企业需要提供金融服务,而大多数饲料企业金融服务做的不到位,贷款制度不健全,猪价行情低迷时只有重点客户才有赊销。
而有的饲料企业为了同时留住经销商和养殖户,同时也保住利润,开发出新的系列产品做直销。直销能做好要靠企业的实力,做不好,不但革了经销商的命,也革了自己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