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2017年白羽肉鸡产业发展特点:量利双降

发布时间:2018-02-12 10:30    作者:.    来源:    查看:
    1、毛鸡价格创近十年新低,肉鸡养殖持续亏损

    2017年上半年,受“H7N9”流感严重冲击,鸡肉消费低迷,肉鸡供应量偏多,毛鸡严重供过于求,2月下旬毛鸡价格跌至4元/kg,鸡苗销售率低于80%,种鸡市场开始多重方式调节产能。2017年下半年,由于环保政策高压态势,煤矿工厂等开工减少,鸡肉消费仍然偏弱。

    2017年鸡肉总体需求偏弱,毛鸡价格走势主要受供应量主导,价量关系敏感度强,最低点为2月的5.16元/kg,最高点为8月的7.90元/kg,次高点为12月,全年毛鸡均价为6.70元/kg,同比下降13.21%。鸡肉产品年度综合售价跌破9000元/t,创2006年以来的最低价(图1)。
    受消费需求下降影响,市场供应量持续调整,白羽肉鸡产业利润下降。全年仅祖代鸡和市场屠宰盈利,但祖代鸡企业盈利水平大幅收缩,市场屠宰盈利0.39元/羽;中间环节父母代种鸡养殖严重亏损,平均亏损0.8元/羽;肉鸡养殖小幅亏损,平均亏损0.3元/羽;一体化屠宰在盈亏平衡点震荡(图2)。
    2017年,商品鸡养殖成本下降:其中,鸡苗成本仅为1.35元/羽,同比大幅下降54.85%;饲料成本为11.72元/羽,同比下降3.00%;其他成本为3.97元/羽,同比上涨0.95%,主要因取暖费用增加;饲养总成本为17.04元/羽,同比下降10.34%。

    2、种鸡产能不断调整,供应量全线下滑

    2017年白羽肉鸡市场价格低迷,父母代种鸡企业亏损严重,通过提前淘汰、提前强制换羽和强制换羽延长饲养期穿插进行来调节产能。5—6月及10—11月的常规在产种鸡存栏偏低至2500万套,全年常规在产父母代种鸡平均存栏2720万套,同比下降8.8%。种鸡调节造成鸡苗销量不断波动,2017年毛鸡出栏量上半年高,下半年低,其中2月毛鸡出栏量最高,达4.2亿羽;8月和12月出栏量最低,仅达3.2亿羽,高低差额极大。全年肉鸡出栏量达42.6亿羽,同比下降5.0%(图3)。
    白羽肉鸡出栏量在2014年达到顶峰后,从2015年开始随着消费下降,产业亏损,产量不断调整。2017年,全国白羽肉鸡鸡肉产量763万t,同比下降6.4%(图4)。

    3、鸡肉消费持续下探

    通过对鸡肉销售渠道和消费渠道调查发现,批发市场、经销商渠道销售下滑,家庭消费和集团消费下降10%,食品加工厂和快餐稳中调整。据测算,全年白羽肉鸡鸡肉消费下降8.7%。

    2017年,鸡腿销售异常低迷,创2012年跟踪数据以来最低价;全年琵琶腿均价较2016年同期下降20%。因鸡腿价格下探,拉低鸡肉产品的综合售价。全年鸡肉产品综合售价仅为8900元/t,同比下降9.6%(图5)。
    消费市场的低迷也促使企业加强产品创新,白羽肉鸡企业立足消费需求升级,借助鸡胸肉高蛋白、低脂肪特性,研发新品以助推鸡胸肉销售回升。其中,凤祥“优形”和圣农“圣度°”健身鸡胸肉产品受到健身运动爱好者和办公室白领的追捧。为解决销售瓶颈,以鸡腿为原料的产品也亟待开发。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