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发酵饲料原料的特点
低利用率,低价,但有较高营养潜质的饲料原料(羽毛粉和血粉)。高抗营养因子(豆粕、棉粕)和高毒素(霉菌毒素)。打破传统的非常规原料(高纤维的副产物)。来源比较丰富。在饲料中所占的比例较大原料。
事实上,我对发酵全价料持不欢迎的态度,有些东西是需要发酵的,但是有些东西是不需要发酵的。未来的饲料环境是,一部分是需要发酵的,另一部分是不需要发酵的。饲料厂应起到原料供应商的作用。
发酵是双刃剑
微生物和人一样好吃懒做,也会产生负面作用(有益菌的水平)。要处理好发酵的比例、深度和发酵产物。
菌种选择
芽孢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等):主要选择其益生性和产酶(非淀粉多糖酶、淀粉酶和蛋白酶等)的特点,改善饲料的潜在营养价值。
酵母菌(酿酒酵母、热带假丝酵母、啤酒酵母和面包酵母):主要利用其益生性,代谢产物、风味物质改善适口性 。
乳酸菌(同型乳酸发酵、专性异型乳酸发酵、兼性异型乳酸发酵、异型双歧杆菌乳酸发酵):主要利用其益生性、产酸、抑制异常微生物的生长,改善适口性。
霉菌(米曲霉、黑曲霉和白地霉):主要利用其产酶特性,改善饲料利用率和潜在营养价值。
发酵终点的控制
收集有益菌、代谢产物,改善适口性则发酵深度较浅,工艺一般较为简单。改善饲料利用效率则发酵深度较深。发酵产物中微生物总量的控制(芽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