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表明,益生菌与中草药应用于仔猪饲粮中可以显著改变生长性能和免疫功能,而且二者的联合使用具有较好的协同作用。本文中将乳酸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进行复合并与中草药联合应用于断奶仔猪,探究益生菌与中草药的作用机理,研究益生菌与中草药联合使用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探讨益生菌和中草药的协同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
健康的72头28日龄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公母各半)、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试验前将复苏后的益生菌接种至普通营养肉汤(NB)液体培养基中,待其复壮至工作用菌种浓度时用于试验。细菌培养条件为37℃,18~24h]。选用的中草药包括党参、茯苓、白术、甘草、猪牙皂、补骨脂等,按照中草药组方原则和使用方法配成中草药添加剂用于试验。选用的断奶仔猪饲料为养殖场购买的某品牌的保育料。
2、方法
将所选的72头仔猪按照体重相近、公母各半原则随机分成益生菌组(Ⅰ组)、中草药组(Ⅱ组)、联合组(Ⅲ组)和对照组(Ⅳ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Ⅰ组饲喂混合均匀的含工作菌种的保育料;Ⅱ组饲喂混合均匀的含1%中草药的保育料;Ⅲ组饲喂混合均匀的含工作菌种培养液、1%中草药的保育料;Ⅳ组正常饲喂保育料。试验期30d,期间保证仔猪充足采食、自由饮水,免疫按猪场既定程序进行免疫。
在试验结束后立即从每组随机选取6头猪,前腔静脉采血,经离心处理后低温冷藏,备用。分别采集3头猪的粪便,-80℃保存,备用。从每组随机选取3头猪,完全放血处死,取胸腺、肝脏、脾脏、肾脏称重并记录数据。
进行生产性能(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等)、器官指数[器官指数=器官重(g)/体重(kg)]、血清中抗体含量(IgA、IgG和IgM)、肠道菌群的测定。记录各组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分析。
3、结果与分析
在生长性能方面,数据结果显示:Ⅰ组、Ⅱ组和Ⅲ组平均日增重比Ⅳ组分别提高了8.27%、14.88%和17.86%;平均日采食量比Ⅳ组分别提高了7.13%、0.39%和4.03%;料重比与Ⅳ组相比分别降低了1.38%、12.84%和11.93%。
在器官指数方面,数据结果显示:与Ⅳ组相比,Ⅰ组、Ⅱ组和Ⅲ组中胸腺指数分别提高了17.86%、19.64%、10.71%,Ⅱ组和Ⅲ组中脾脏指数分别提高32.69%和7.69%,组间肝脏指数和肾脏指数相当。由此可知,益生菌和中草药可以促进机体部分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
在血清抗体方面,数据结果显示:与Ⅳ组相比,Ⅰ组、Ⅱ组和Ⅲ组断奶仔猪血清中IgA、IgG和IgM含量均升高,可见中草药和益生菌联合使用可以明显提高断奶仔猪中血清抗体含量,增强断奶仔猪免疫力。
在粪便菌群方面,根据测序结果分析可知:在门水平上,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主要门类有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软壁菌门、螺旋体门、蓝藻门和其他门,其中拟杆菌门所占比例优于其他门类。在属水平上,Ⅰ组、Ⅱ组和Ⅲ组中普雷沃菌属比Ⅳ组有所提高;Ⅲ组中的乳杆菌属和瘤胃球菌属比Ⅳ组有所提高;Ⅰ组、Ⅱ组和Ⅲ组中厌氧弧菌属、链球菌属、梭菌属比Ⅳ组有所降低。
4、讨论与结论
有研究报道,每日口服2mL发酵乳酸杆菌I5007(≥1×109cfu/mL)可提高3~17日龄仔猪日增重;在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制剂,试验组末期平均净增重、日增重和头均耗料均高于对照组;在饲料中添加四君子汤能显著降低料肉比,有提高末重、平均日增重的趋势。本试验结果表明,益生菌(枯草芽孢杆菌和乳酸杆菌)与中草药联合使用可提高试验组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降低料重比降低。另外,有研究发现,断奶仔猪饲粮中添加益生菌和中草药可以改变仔猪肠道菌群结构,提高有益菌群的含量,抑制有害菌群生长。综上所述,益生菌与中草药联合使用对改善猪的生长性能和肠道菌群优于两者单独使用,二者联合饲喂更有利于断奶仔猪生长。
有研究发现,在仔猪饲粮中添加0.75%芽孢杆菌可以显著提高胸腺指数和脾脏指数;用益生菌饲喂雏鸡后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明显提高;四君子汤可以改善骨髓生血机能,促进红细胞快速生成,加强动物体免疫力。本试验结果表明,益生菌和中草药联合使用可以提高仔猪的部分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指数,益生菌与中草药联合使用比两者单独使用可以更好地提高机体免疫水平,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作者、吴明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