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环境更友好 动物更健康 食品更安全 养鸡更快乐!
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最大的优点:是同时对多种疾病防控有效,不象疫苗那样针对性强,单纯预防一种或几种鸡病。
生物安全是一项投资,而不是负担。

目前尚无一套规范、完善的生产生物安全管理体系为我们提供依据和参考,下面来探讨一下影响规模化蛋鸡场生物安全体系的各项因素及措施,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一、建立健全蛋鸡场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每个养鸡场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建立一套完整的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加强对所有员工的培训,让每个人都知道做好生物安全是避免疾病发生的最有效方法,同时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地执行。
做好各项养殖档案记录,加以规范和管理,并做好整理、分析、总结工作。养殖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是规范养殖生产和经营行为的需要,是实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的重要途径 ,同时也有助于养殖户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一)生物安全预警体系建设
1、三级防疫
一级为鸡舍, 与鸡群直接接触;
二级为生产区(鸡舍除外),与鸡群间接接触,离鸡群较近;
三级为生活区,与鸡群间接接触,距离较远。
2、四级预警
“绿色警级”:疫情距离场区在 500 公里以上;
“黄色警级”:疫情距离场区在300-500 公里之间;
“橙色警级”:疫情距离场区在 100-300 公里之间;
“红色警级”:疫情在场区周边100 公里范围内发生。
以上根据级别不同,采取的防范措施和投入也不尽相同。
3、紧急防疫预案
建立特定时期、特定季节和特殊情况下的紧急防疫预案,包括封场、隔离和特殊护理等措施。
(二)人员和车辆进、出场流程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