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促进生猪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发布时间:2017-11-20 15:59    作者:.    来源:    查看:
    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猪生产水平

    一是要针对新品种培育种质资源高效利用猪种,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国内优势科研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力争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难点,尽快提升我国生猪产业科技水平。

    二是加强生猪养殖业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应用,积极推广先进养殖工艺和设施设备,推广健康养殖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利用的生态养殖模式,减轻环保压力。

    三是进一步完善养殖业技术推广体系,充分发挥畜牧技术推广部门的技术支撑作用,调动大专院校、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积极性,开展生猪饲养、繁育技术指导和服务,做好养殖技术培训。

    切实加强疫病防控减少生产波动

     一是要加强各级动物卫生执法监督和疫病预防控制机构建设,完善疫情测报,加强流行病学研究和应急处置能力。

    二是要规范生猪防疫检疫行为。逐步推行所有疫病全部免费强制免疫,真正做到免费强制免疫全覆盖。

    三是要通过改善生猪饲养环境,提高动物福利水平,从根源上减少生猪患病的发生率和传播率。

    加强政策支持力度保障生产稳定发展

    近些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扶持生猪生产。到目前为止,国家扶持生猪发展的政策主要有:生猪良种补贴、能繁母猪保险补贴、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能繁母猪补贴政策、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 建设项目。

   “十二五”期间,每年安排中央投资25亿元支持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 (小区)建设,并视情况适当增加投资。同时,己运行十多年的中央储备肉(包括生猪活体储备和冻猪肉储备)政策也对生猪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稳定和促进作用。国家应该坚持这些政策的稳定性,不能摇摆不定,要建立对生猪产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要把国家扶持生猪产业发展政策认真落实到位。

    建立生猪市场预警系统

    由畜牧及科技等方面的专家组成及组织建立全国生猪生产和市场调查网络,对影响生猪产业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全方位监测,包括基础数据的采集、数据分析、模型建立以及市场趋势预测,以此为参照依据,提出有效的行业指导意见,为生猪产业相关经营者和决策者尽早提供相应的预控对策,从而促进生猪产业健康平稳发展。

    调整结构促进市场向优质和多样化消费发展

    长期以来,生猪产业忽视消费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生猪及其猪肉制品从档次到价格都比较单一。随着城镇化与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促使居民对猪肉食品需求呈现多元化的消费模式,同时对猪肉品质及安全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绿色、低脂、有机猪肉逐渐成为引领市场消费的产品。

    要着力打造地方良种生猪肉类品牌,通过“政府扶持、市场引导、企业运作”的方式加快地方优良猪种的产业化开发,同时增加方便快捷的小包装冷鲜分割肉、即食肉制品、体闲肉制品、调理肉制品和地方特色肉制品的供应,增加优质、安全、健康、营养的肉类食品供应。

    调整生猪产品结构,不断促进猪肉消费市场向安全性、营养性、特色化、优质化、多元化转变,以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赢得更大产业空间和市场容量。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