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一个基础、两个驱动力致使能繁母猪一降再降

发布时间:2017-11-15 16:44    作者:.    来源:    查看:
    董广阳认为,能繁母猪出现一降再降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个基础,即胎龄结构偏老是加速淘汰的重要基础;两个驱动力,即猪价同比下跌和环保禁养力度持续加大。

    目前能繁母猪胎龄结构偏老已成事实。

    能繁母猪附加值高,一般不轻易淘汰。若猪价较好,则胎龄较高的母猪淘汰延缓;若猪价下跌至极端情况,胎龄适中的母猪也有可能淘汰。

    能繁母猪作为养殖企业最重要的生物性资产,主要功能是提供中间产品仔猪,仔猪占整个生猪养殖成本的25%~30%,是除饲料之外成本占比最大的部分。相比于商品肉猪,能繁母猪饲养时间长、技术要求高、产品价值大,所以除了胎龄达到正常淘汰年限之外,很少会主动淘汰母猪,除非出现例如2014年的极端猪价,才有可能把性能较好的母猪也送去屠宰。猪价一般时,优先淘汰落后产能(胎龄偏老的母猪);猪价较好时,落后产能淘汰延迟。

    能繁母猪胎龄偏老源于2013年盈利平台期。当时,行业认为后市要开始反转,于是大量补母猪。但2014年猪价再次低迷时,行业内散养户开始屠宰母猪,但也是优先屠宰胎龄较高的母猪。后来猪价走向极端的低迷,胎龄结构较好的母猪也难以幸免。

    现阶段,2013年~2014年补栏的母猪处于淘汰和不淘汰边缘,目前仍然占比10%,远超理想状态下5%的胎龄比例,其淘汰速度取决于猪价和禁养区范围。目前两方面的预期都很差,所以淘汰力度十分强,这部分产能会在猪价下行和环保持续收紧背景下加速退出。

    猪价下行也抑制了补栏积极性。

    历史上,能繁母猪的淘汰或补栏力度一般由生猪价格决定,通过梳理历史数据,董广阳团队发现能繁母猪淘汰量、净淘汰量与生猪价格均呈现负相关关系。
    具体表现为:猪价处于低位,能繁母猪的淘汰量、净淘汰量都处于高位,反之猪价处于高位,能繁母猪的淘汰量、净淘汰量都处于低位。由于本轮猪周期已开始步入下行趋势,养殖户对后期猪价普遍看空,抑制了他们补栏的积极性,养殖户淘汰积极性升高。

    据董广阳团队调研发现,河南省及周围的母猪屠宰场已经完全满负荷运行,7月与8月屠宰量分别环比增长24%和19%。同时根据以往经验,11月之前能繁母猪淘汰量将显著增加,综合胎龄和猪价因素,预计年底之前能繁母猪淘汰量将一直保持上升态势。

    环保禁养持续压制产能复苏。

    环保是导致2015年以来能繁母猪存栏量下跌的主要因素,主要在两个方面影响能繁母猪存栏量。一是禁养区内被动去产能,导致能繁母猪淘汰量增加。二是养殖户观望情绪浓厚,导致能繁母猪补栏量下降。因为母猪是重资产,养殖户补栏会很谨慎。

    2015年以来,随着新《环保法》实施,我国禁养区内养殖场清理工作开始在全国范围铺开。持续的环保政策对我国生猪供给造成了巨大影响,也改变了能繁母猪存栏走势,使得2015年以来能繁母猪存栏量在高景气周期下逆势下跌,并不断刷新历史最低记录。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