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肉类可持续发展项目规划(2018-2020)》提出,2018年,将以中国肉类食品安全标准化管理为主线,结合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工作部署,着力推进《畜禽屠宰加工卫生规范》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宣贯和《肉制品加工卫生规范》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制定,关闭一批污染严重、食品安全风险高的企业,促进肉类产业转型升级。
2015年国务院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规定2017年底前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并且多次重申。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4.9万个,面积63.6万平方公里,累计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小区)21.3万个。
生猪屠宰历史遗留问题较多,是行业发展和转型攻坚的深水区。一些省、自治区、直辖市采取土地置换搬迁、标准化改造和限期拆除奖励等措施,大力清理和压缩小型生猪屠宰厂点,四川、陕西、江苏等省份的压减幅度超过50%。“目前,规模化、标准化屠宰正稳步推进,我国屠宰行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黄伟忠表示。
据统计,近三年,全国共清理取缔不符合设立厂点的生猪屠宰场地3501家,生猪屠宰场的数量由2013年底的14720家下降到2016年底的11219家,下降幅度达到23.78%,规模化屠宰率由20%提高到26%。

“德国的产品生产工艺在不断进步,标准化规范化几十年如一日”,成都大学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成都市肉类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王卫指出。“德国作为肉类生产、加工和消费强国,其发展模式也是我们的学习对象。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德国肉类行业的大小企业都各有优势,区域分布均衡,设备大小兼备,辅料和添加剂的质量较高。”
“变革是痛苦的,但是变革可以保持企业活力,通过创新实现企业发展。”四川高金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赵勤的话道出了企业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