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非典型新城疫的疫苗现状

发布时间:2017-10-25 11:42    作者:.    来源:    查看:
    新城疫自1926年被确认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广为传播已有90多年,给养禽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新城疫病毒自1946年在我国首次分离至今已在中国存在了70多年,自90年代以来,临床上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十分普遍。

    据扬州大学胡顺林教授在南农高科举行的行业会议上介绍,历史上新城疫有四次大流行,最近一次是从1980年代后期至今,主要流行基因VII型。据统计2006年至2015年间共报道分离新城疫强毒353株,其中VII型毒株319株,占到了分离株的91%,其中鸡群和鹅群中VII型毒株占到了97%。近年来,尽管我国鸡新城疫流行呈下降趋势,但地方性散发流行仍时有发生。

    据专家介绍,近年来我国流行的主要是基因Ⅶ型的鸡新城疫病毒,然而目前主要采用新城疫Ⅳ系苗进行免疫,但也有观点表示现有疫苗对Ⅶ型毒株仍有较高的交叉保护。据国家兽药基础信息查询系统显示,国内的新城疫疫苗种类非常之多,有单苗和联苗,也有活苗与灭活苗,其中灭活疫苗主要都是单价苗和鸡新城疫、减蛋综合征二联灭活疫苗。单是鸡新城疫活疫苗就有50家公司生产,包括La Sota株,Clone30株,F株、CS2株、HB1株、VG/GA株,N79株等毒株。

    有专家认为,由于传统疫苗不能完全有效保护当前流行毒株,导致临床非典型症状,一直困扰着广大养殖户。为了针对当前新城疫流行现状更好地做好防控措施,我国禽病专家一直在努力研发新型新城疫疫苗。

    2014年12月,由扬州大学牵头研发的新城疫病毒(A-Ⅶ株)灭活苗获得农业部正式颁发一类新兽药注册证书。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刘秀梵公开介绍,相比传统的常规疫苗,基因Ⅶ型疫苗具有与流行株完全匹配、免疫原性高、免疫持续时间长、排毒量锐减等优势,蛋雏鸡免疫6个月后HI仍在6.1 log2以上,可让养殖者摆脱密集型免疫的困扰,有利于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减少疫苗免疫的次数,以及新城疫的净化。

    重组新城疫病毒(A-Ⅶ株)灭活疫苗是专门针对当前世界上流行最广泛的基因Ⅶ型毒株所研制,是世界上首个成功研制针对新城疫病毒流行株的产品。该疫苗已于2015年正式投产上市,其中江苏南农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第一批进行生产的3个厂家之一。业内人士反馈,随着国内重组新城疫病毒(A-Ⅶ株)灭活疫苗的使用,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病率已经出现了大幅下降。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