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中国未来口蹄疫威胁

发布时间:2017-09-19 10:01    作者:.    来源:    查看:
    口蹄疫传播途径广泛,方式多样,国家和地区间因动物跨界移动或贸易流通传递病原。中国边境线长达2万多公里,与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巴基斯坦、印度、缅甸、老挝、越南等14国陆路相通,与韩国、日本、菲律宾、文莱、马来西亚及印度尼西亚等6国隔海相望。

    周边国家或地区,口蹄疫疫情不断,造成了渗透式入侵和高压式威胁。近年来中国流行的O/ME-SA/PanAsia、O/SEA/Mya-98和A/ASIA/Sea-97病毒均是传入的。从周遍国家或地区流行的病毒、流行的频率和循环的区域位置判断,O/PanAsia-2、A/Iran-05、Asia1/Sindh-08和O/Ind-2001病毒可列入“高危病毒”,是未来中国针对境外口蹄疫防控的重点。

    O/PanAsia-2病毒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逐渐由PanAsia毒株衍变而来,源头在印度。2003年,该毒株在尼泊尔和不丹发现,后来马来西亚也检测到该毒。

    2007年,在阿富汗、不丹、伊朗、以色列、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相继由该毒引发疫情。同年,经土耳其引起色雷斯(巴尔干半岛东南部地区)的疫情,并通过约旦、黎巴嫩、以色列、巴勒斯坦进入埃及,疫情形势进一步升级。

    2008—2010年,巴林、科威特、巴基斯坦、巴勒斯坦、土耳其、沙特及印度等国报道流行。2011年初,经土耳其传入保加利亚,直逼欧洲大陆。O/PanAsia-2病毒似有定居中东地区之势,近5年(2009—2014年)在几乎所有中东国家引发了频繁的疫情。

    从该毒起源、变异、传播路径、传播速度和防控效果等方面综合分析,该毒株具有较强的流行潜力。因此,O/PanAsia-2病毒对中国的威胁很大。A/Iran-05病毒于2003年在伊朗首次发现,2005年扩散至沙特阿拉伯,2006年传播到巴基斯坦、土耳其和约旦,其中土耳其和伊朗为严重流行地区。

    先后在巴林(2008)、伊朗(2009)、巴基斯坦(2009)、黎巴嫩(2009)、伊拉克(2009)、科威特(2009)、利比亚(2009)和巴勒斯坦(2009)等国家监测到该谱系病毒,且已成为2009—2014年引起中东及周遍地区A型疫情连发的主要病原。虽然上述国家和地区在积极免疫,但从流行现状来看,效果并不明显。

    主要原因是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军事争端常发,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缺少互动联防机制,病原持续存在,流行势头未减,且衍化出了4个亚系病毒。巴基斯坦、阿富汗与中国新疆接壤,贸易往来频繁,活畜和野生动物流动性较大,给A/Iran-05病原扩散提供了便利,传入风险很大。Asia1/Sindh-08病毒在2010年底至2011年初被引起重视,先后在巴基斯坦巴哈瓦尔布尔市、旁遮普省(与印度、伊斯兰地区交界)、卡拉奇市、信德省等地区连续引发多起Asia1型口蹄疫疫情。

    2011年2月,巴林地区也检测到该病毒。2011年5月,该毒进一步扩散至伊朗和阿富汗,引起了欧洲国家的恐慌。2012年初正式命名为Asia1/Sindh-08毒株,2014年在巴林、伊朗、伊拉克、土耳其、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广泛流行,是未来威胁中国的主要病原之一。O/Ind-2001病毒属ME-SA拓扑型,主要在南亚、中东地区引发疫情。

    该毒起源于印度,在尼泊尔、不丹和孟加拉等周围地区引起了广泛的流行,随后扩散到中东的阿联酋等地区,至今在尼泊尔、不丹和孟加拉一直存在,是引发这些地区2009—2014年疫情的主要病原。印度、尼泊尔和不丹与中国陆地接壤,边贸活动频繁,O/Ind-2001病毒传入风险极大。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