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华中市场或有近10万亩草鱼转用膨化料

发布时间:2017-09-15 14:33    作者:.    来源:    查看:
    草鱼是华中市场的主力品种,在过去4-5年,由于鱼价持续低迷,造成大量养殖户亏损。进入2017年以后,随着鱼价回升,养殖形势出现扭转,同时在各饲料企业的带动下,“用膨化料、卖热水鱼”模式受到广泛关注,特别是进入华中不久的企业,例如大北农、澳华等,完全没有历史包袱,直接就瞄准了膨化料作为突破口。

    据行业估算,在湖北、湖南两省区域内,草鱼膨化料在原本不到10万吨的基础上,快速增长12-13万吨,以每亩水面年饲料投喂量1.5吨计算,即有约10万亩草鱼从颗粒料转向膨化料。和其它特养品种相比,推广草鱼膨化料的优势在于:市场广阔、养殖面积大、养殖户数量多,产品技术成熟,容易上量;不利因素则在于:目前仍有相当部分养殖户不认可膨化料,草鱼单位利润空间微薄,鱼价起伏波动影响养殖户对饲料的选择。

    实际上,今年草鱼价格的回升,对膨化料的推广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据多位企业老总反映,有很多养殖户是看到鱼价回升,并且利润空间良好,才决定选用膨化料喂养,卖热水鱼,而且截至8月,和去年同期相比,由于养殖户卖鱼意愿强烈,造成存塘鱼的数量和规格偏低。这种现象说明一个问题:这部分养殖户已经认识到膨化料的优势,之所以去年少用、今年多用,关键还是看鱼价行情。

    而对于更多养殖户来说,由于其群体比较庞大,还需要众多饲料企业的共同努力,一方面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另一方面,还需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目前,膨化料造成鱼过肥、掉鳞、难运输的情况基本上得到了解决,仍有少部分产品仍旧存在这样的问题。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由于气温、水土、季节变化等环境因素不同,华中不能完全照搬广东的做法,尤其是珠三角地区大量投苗、超高亩产的模式显然行不通,再综合考虑未来鱼价波动带来的影响,接下来3-5年时间后,华中地区的草鱼膨化料应用比例,如果能达到50%-60%,将是比较理想的水平。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