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常见于流行初期的最急性病例,发病急,病程短,往往不见任何异常症状下突然死亡。或突然减食或停食,精神萎顿,体温升高到41~42℃,呼吸困难、便秘,结膜发绀,卧地不起,口、鼻流出淡红色泡沫样液体,多在6~24h内死亡。

多发生于哺乳和断奶仔猪,病初体温升高至40.5~42.5℃,停食便秘,有浆液性和粘膜性鼻液,多表现出神经症状。急性的话多在30~60h死亡,亚急性或慢性型病程稍长。

主要出现是有前两种型转来的,或者从发病起就表现为关节炎,病猪在一肢或几肢关节肿胀,疼痛,跛行,不能站立,病程2~3周。

是有猪链球菌经口、鼻及皮肤损伤感染而引起。断奶仔猪和出栏育肥猪多见,传播缓慢,发病率低,在猪群一旦发生,很难清除。主要表现为在颌下、咽部、颈部等处的淋巴结化脓和形成脓肿,感染淋巴结最初出现小脓肿,然后逐渐增大,感染后3周局部显著隆起,触诊坚硬、有热痛,病猪的采食,咀嚼、在咽和呼吸均有障碍。脓肿成熟后,表皮坏死,流出脓汁。浓汁排净后,全身症状显著减轻,肉芽组织生长结疤愈合,病程3~5周。

① 每年定期的进行链球菌苗的预防接种工作。一般仔猪在断乳后进行一次免疫,免疫期为6个月。种猪隔6个月免疫一次。
② 对发病猪群应该及早诊断,隔离治疗。猪舍、场地、用具可用10%石灰乳或2%烧碱消毒。
③ 建议个体治疗:林可霉素或头孢或青链霉素鱼腥草稀释(严重可加上地塞米松),再配合注射一针磺胺嘧啶,两针分左右两侧分点注射。或者用另一个方法:复方磺胺嘧啶钠注射液按每10kg体重1g,地塞米松注射液每10kg体重3~4ML,分别肌内注射,每天2次连用3~5d为疗程。两种方法任选其一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