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科技创新联盟委员会

发布时间:2017-05-02 16:55    作者:.    来源:荷斯坦奶农俱乐部网    查看: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四次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全力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工作,加快畜牧业循环发展,促进全国绿色生态文明建设。全国畜牧总站于4月26-27日在北京召开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科技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

    出席会议的领导嘉宾来自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科技创新联盟国内专家委员会专家以及省级畜牧站站长。本次会议内容包括交流合作重点实验站工作内容;讨论审议国内专家委员会指导意见、编书、技术指南;遴选新增国内专家委员会专家会议。会议由全国畜牧总站体系建设与推广处副处长&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科技创新联盟副秘书长杨军香主持。

    领导致辞

    杨军香副处长对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科技创新联盟的主要工作做了简单介绍,包括:1.配合农业部畜牧业司做关于促进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技术指导意见。2.粪便技术推广示范工作,从政策、源头减排、肥料化、能源化等4个方面开展工作。3.配合农业部畜牧业司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创建,并以整县为单位、以大型规模场和中小规模场为单位,集成技术模式在全国推广。4.与农业部16个重点实验室合作,同时与粪便处理和利用方面的院士工作站合作开展技术创新硏究,与科研单位和大学合作设立培训中心开展全国技术培训。5.参与科技部的重点专项开展技术研究。6. 组织国内、国际专家委员会专家2017年联合举办6期培训班。7.开展守护绿水青山主题沙龙活动。8.建设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化利用大数据平台。9.开展宣传工作,包括建设联盟网站和微信公众号,每月2期工作简讯,与农民日报、中国畜牧兽医报、中国畜牧业杂志、荷斯坦杂志等合作报道粪便处理技术模式,与电视、电台合作拍摄专题片、在线直播及专家讲堂等。

    农业部畜牧业司在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方面,未来的工作重点是所有养殖场在2020年基本实现粪污资源化利用的目标。

    政策方面:中央政府加大支持力度,带动地方政府、带动社会资本,加大投入。今年初步确定2项政策:一是启动20亿的资金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主要支持两部分建设内容,包括畜禽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的改造升级和支持第三方企业的第三方处理形式。二是启动10亿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的资金,农业部种植业司在河南已经启动了试点工作,初步确定选择100个县,连续支持2-3年,主要引导农民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另外,农业部也整合相关资金,加大支持力度。包括已有的肉牛、肉羊、奶牛规模养殖资金,沼气工程资金,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资金等。

    顶层设计方面:建立强制畜禽粪污资源化处理制度体系,主要考虑几方面工作:一是落实地方政府实际管理责任,建立相应的考核机制,通过加大督导检查和绩效考核力度,落实粪污资源化利用任务。二是落实规模养殖场的总体责任,虽然养殖场生产基础薄弱,经济实力有限,但是只要做养殖工作,今后就必须做到环保达标。三是环保部通过环评及相关制度,在规模养殖场进入时就把畜禽粪污污染的问题解决掉,不会再形成新的问题。

    技术模式推广方面:①很多地区可能对自己区域特点掌握的不是很清楚,需要专家帮助县级农业部门、环保部门指导,根据实际确定粪污治理模式。②核心的技术非常有限,比如堆肥技术、沼气工程技术、污水深度处理技术。与专家合作,针对每个技术可以给出说明书,让养殖场有参考的选择。③从技术推广和集成的角度,希望大家在调研或者科研过程中,将有亮点的成果以及数据进行分享。

    具体工作:①地方环评:与环保部共同起草规模养殖场环评导则,对规模养殖场环评方面发挥更多的作用。②畜禽养殖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方法:是以氮还是磷来测算土地承载力,可根据不同地方情况而定。③畜禽粪污还田利用检测标准的出台:今年重点启动堆肥方面的标准,争取近1-2年把标准体系建立起来。

    粪污处理是当前最热门的话题,如果不做好粪污处理工作,后期养殖也会存在困难,所以说,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这项工作非常重要。自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科技创新联盟成立以来,主要做了以下工作:①协助农业部起草关于促进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技术指导意见。②编写于部长提议的源头减排一书。③完成了相关的课题。④与重点实验室的合作。

    下一步具体工作计划包括:①重点支持农业部畜牧业司做好畜禽养殖粪便资源化利用,全国畜牧总站是畜牧业司的技术支撑。②集成技术创新,围绕干粪、湿尿等,早处理方面要有创新,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牧场要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在保护原创、保护产权的前提下,合作共赢。③联盟与实验站、示范站等建立紧密合作。④技术培训,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科技创新联盟将举办几场大型培训,将好的科研成果、技术、想法分享给大家。⑤宣传:推广普及好的技术,大力宣传畜禽粪便资源化处理。⑥做好基础工作。包括相关补贴、重金属检测等。

    关于促进畜禽养殖场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技术指导意见

    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市场推广。粪污处理利用规划、布局,培育市场,建立政策框架和补贴政策,生物天然气、有机肥等产品和使用的扶持措施。

    2、示范推广、科技创新。开发与环境保护并重,加强全过程的管理,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和新材料的创新研究。

    3、应地制宜,多元发展。开展畜禽粪污多级、多次和多梯度综合开发利用,建立有效的服务机制和运营模式,提高畜禽粪污开发利用效率和替代化肥比例。

    4、加强监管,保护环境。建立调查与评价、项目开发与后评估、环境监测与管理体系,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和还田利用的科学性,严格环境监管与评价。

    主要目标:

    到2020年,据区域、规模、畜种,核心规模养殖场污染治理,突出源头减量、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三个重点环节,创建以生猪、奶牛、肉牛肉羊生产县为重点,兼顾蛋鸡、肉鸡生产县为对象,累计创建200个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

    组装集成先进适用技术,集中开展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推广工作。

    重点推广采用“畜禽粪污+有机肥/清洁能源”或“畜禽粪污+清洁能源+有机肥料”技术模式。

    组织参观培训及“互联网+在线培训”等多渠道、多方式、多平台手段,推广以点带面优化畜禽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模式。

    26日下午合作重点实验室就各学科群内综合实验室和专业实验室的工作内容、科研成果、组织机构及下一步与联盟的工作计划做了汇报。

    动物营养与动物饲料科学学科群

    该学科群包括一个综合和两个专业重点实验室,学科群内分工明确、避免重复,实验室专家成员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及973首席院士教授等。十三五主要科研任务:饲料养分高效利用及C、N、P营养减排,猪、奶牛、鸡、肉羊绿色养殖提质增效技术集成与示范-协同创新、产业体系,环境对畜禽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专项基础前沿类项目,信息感知与动物精细养殖管控机理研究。

    下一步工作计划:以联盟为平台,建立“种养结合、农业生产系统养分循环机制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协作组,开展研究、科普。

    农业部农业环境学科群

    该学科群包括一个综合和一个专业重点实验室,下一步工作计划:畜禽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新技术及新产品研发,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与温室气体排放,畜禽养殖废弃物处理温室气体减排项目开发。

    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学科群

    该学科群包括一个综合和三个专业重点实验室,围绕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与农村环境等基础性、前沿性、重大科技问题和共性关键技术等开展公益性研究,重点在能源植物资源与利用、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农村可再生能源新材料与装备和可再生能源清洁化利用技术等四大领域开展系统创新,从学科建设、基础研究及应用基础研究进行有效关联,形成基地、人才和项目互相完整配套,科研、示范和推广紧密协调发展的科技创新合力。

    下一步工作计划:成为联盟的资源平台、研发平台、服务平台、共享平台,资源与利用数据库建设,三沼利用现状调研,模式总结等。

    产地环境污染防控学科群

    该学科群包括一个综合和一个专业重点实验室,产地环境典型污染防控含括重金属污染防控、农膜污染防控及有机污染防控,学科建设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线,以产业需求和科学问题为导向。工作内容包括:产地环境污染物快速检测与源识别,产地环境污染检测预警与风险评估,产地环境污染环境过程及机制,产地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技术及标准化,产地环境污染生态恢复与功能提升,产地环境污染防控政策创设。

    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与模式学科群

    该学科群包括一个综合和三个专业重点实验室,综合实验室依托于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及全国畜牧总站。

    针对世界农业科技发展前沿和我国农业绿色发展需求,围绕农业资源利用底数不清、循环链条不完善、技术水平不高、适应性模式不成熟等重大科学问题,聚焦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创新理论方法,研发一批基础性、前沿性以及重大关键、共性新技术和新产品。研究内容包括:农业资源循环理论与机制、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装备研发、农业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模式研究、资源循环全链条标准及政策研究。

    27日,国内专家委员会就源头减量书籍及技术指南做了相关汇报,包括政策研究、源头减量(饲料减排、养殖节水)、过程控制(微生物菌制剂应用、粪便检测与控制、土地承载力测算、碳排放与碳交易)、末端利用(固态肥利用、液态肥利用、能源化利用)。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