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2017年度学术委员会学术年会暨2016年度工作总结”会18日举行

发布时间:2017-04-19 11:24    作者:吴佳辉    来源:水产前沿杂    查看:

    2015年9月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由科技部批准建设,这是国内唯一的水产类企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的依托单位是福建福鼎海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共建单位是厦门大学。经过这一年的努力,实验室在4月18日举行“2017年度学术委员会学术年会暨2016年度工作总结” 会议,对实验室开展的工作进行总结以及汇报接下来的工作。中国工程院院士麦康森、中国工程院院士林浩然、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浙江海洋大学校长吴常文、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所所长金显仕、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院长包振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机所所长徐皓、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所白俊杰、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副院长柯才焕、上海海洋大学教授赵金良、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黄健、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副院长吴雄飞、福建农林大学研究院陈新华、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广研究员刘家富、福建福鼎海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嫩弟、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苏永全以及福建省科技厅、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厦门大学、宁德市政府、福鼎市政府、宁德市科技局、宁德市海洋与渔业局、福鼎市相关部门等近10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





  大黄鱼原居我国传统的海洋“四大”主捕对象之手,年捕捞量接近12万吨,经历上世纪70年代初歼灭性围捕,野生大黄鱼面临资源枯竭的局面,野生大黄鱼价格更是高达上千元每斤。从1985年开始,国家开始大黄鱼人工繁殖与养殖技术研究。经过30几年的发展,2016年大黄鱼产量达到16.55万吨,位居我国养殖海水鱼首位。福建省为大黄鱼主要养殖区域,年产量为14.6514吨,约占全国的90%,其中又以宁德为主养区,约占全国的70%。

  福建福鼎海鸥水产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嫩弟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全国大黄鱼业界唯一的一家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大黄鱼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2016年我公司的产值达到约15亿元,其中投入到实验室的研发投入达到2400多万元,2017年预计将再次增加200万元的研发投入,用于实验室的建设与研发。2016年实验室取得了许多成就,这些研究成果均已在我公司的生产中得到很好的转化。同时,我们公司培育的“富发1号”新品系苗种已选育至第5代,并已着手开展了全基因组水平上的遗传选育,预计2018年将提交农业部进行新品种的审定。目前我公司正积极打造富发子公司的科研优势和科技创新主体,力争在2018年使富发公司能够在新三板挂牌上市”。

  对于实验室取得的成就,福鼎市政府代表表示热烈的祝贺以及支持:“海鸥水产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建设我市首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是我市的一张新名片。我市将在多方面支持大黄鱼育种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与运行。”

  宁德市政府代表也在会上对实验室提出了几个期待:“实验室要做到‘四个代表’,即代表本领域最高水平之一;代表最优秀的人才队伍;代表最先进的“装备”——实验环境和平台;代表最先进的学术管理和文化氛围,形成“开放、流动、合作、竞争”的局面,形成协同创新的环境。”

  福建省科技厅代表对于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则提出了4点希望和要求:“加快整合现有科研基础;注重人才培养;重视科研成果产出;营造积极进取的科研创新环境” 。

  基于对海洋渔业产业的思考,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厅代表在会上表示,希望最终以千亿产业为目标,构建我省以大黄鱼为代表的全产业链生产体系,成为现代海洋渔业产业的前沿标杆。

  大黄鱼年育苗量20多亿尾,年产16多万吨养殖大黄鱼

  作为全国海水鱼养殖量最大的大黄鱼,目前的产量已经突破16万吨。有“大黄鱼之父”之称的刘家富做《大黄鱼产业现状与发展思路》时指出,大黄鱼年育苗量20多亿尾其实是有原因的。“如果按照常规,海水鱼全长25mm,出苗量约2000尾/m^3。而经过创新后,现全长40mm的大黄鱼苗达1万尾/m^3甚至更高。这个创新点则与饵料、投喂技术、光照度和供气量的调控以及水质净化有关。以前400多家育苗量只有6-8亿尾,预计2017年119家就能达到35.3亿尾”。

  此外,网箱养殖方面从规格、模式方面进行创新,促使大黄鱼年产16多万吨。“以前的10m^2左右的网箱,目前大多升级为数十、数百、数千m^2;深度也从原来的3-5m深入到7-8m,甚至有的达到12m。由于网箱规格的变化,水的流动性以及水质有了提升,鱼的品质也更好。再通过几个人一起合作养殖多口网箱,每口收鱼30-50吨,有的也能突破100吨,这大大提高效率,降低了成本。在养殖模式上,主要以网箱为主,池塘、围网、港叉网拦、湾外大网箱、室内循环水等养殖模式也呈现多样化”。

  “富发1号”新品系选育,G4代的体重、全长、体长均比普通大黄鱼优异

  王艺磊教授作《2016年度工作总结和2017年度计划汇报》中介绍:“2016年2月4日分别催产G3代亲鱼以及原种亲鱼。2月6-7日,G3代亲鱼催产孵化出的G4代初孵仔鱼8600万尾,在第二扩繁车间经过48天室内培育,G4代苗种目前存池量约5200万尾,育苗成活率约60%;而同日孵出的原种子一代,初孵仔鱼2800万尾。在亲鱼车间经48天室内培育,目前存池量约1200万尾,育苗成活率约43%”。在3约27日,专家组分别对“富发1号”G4代和原种子一代分别随机抽样进行生物学测量。测定结果显示:新品系G4代苗种平均体长26.2mm,平均全长36.5mm;大黄鱼原种子一代平均体长22.7mm,平均全长31.3mm。这也表明了“富发1号”新品系与大黄鱼原种子一代相比,表现出来的体型更加优良。

  目前,实验室也在开展大黄鱼家系构建,计划于2017年4月下旬采用人工授精和自然产卵方法各建立4-6个家系。

  大黄鱼参考基因组图谱更新与完善

  除了选育新品系,建立家系,实验室也在完善基因组序列图谱。徐鹏教授在《基于基因组信息的大黄鱼遗传选育研究方案》中表示,将利用现有的已发布的多个版本的大黄鱼基因序列图谱,重新进行基因组参考序列图谱的整合绘制,尽可能剔除各个版本的基因组组装错误,绘制高密度高精度遗传连锁图谱,进行全基因组遗传变异信息的深度挖掘。预期能完成对不少于20尾代表性大黄鱼个体的深度重测序,获得不少于500万个SNP多态性位点,绘制大黄鱼种群的遗传变异图谱;开发大黄鱼基因组育种芯片1个,包含高质量SNP位点数不少于20万。

  对于基因的研究,其实主要是为了对大黄鱼的重要经济性状进行遗传基础解析。“应用遗传学、组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生理生化等方法,深入研究大黄鱼外观、产量、品质、抗性等性状的遗传基础;挖掘性状决定基因及调控元件,明确其对目标性状的遗传贡献,解析其功能及调控网络,阐明品质等性状形成的分子机理;发掘有育种利用价值的品质性状优异等位基因,并应用于育种。”

  会场花絮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