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产业逐渐成为一片蓝海市场,无论是进行得如火如荼的饲料、流通、养殖、动保、电商市场,还是正在起步的苗种、加工市场,不仅水产行业内的企业不断涌入,更是吸引了外来大资本的注入。其中福娃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娃集团”)就是湖北省监利县小龙虾产业最有实力的资本注入之一。


立足农牧行业福娃涉猎水产
水产前沿:能否简单介绍一下福娃集团以及福娃现在在小龙虾产业做的工作?
谢松柏:1993年以前福娃集团是做糕点食品,前身是叫湖北银欣集团有限公司;1993年开始建立了大米加工厂,一直做到97年,当时我们的大米加工在湖北省已经有一定地位;1998年由于国家政策调整,我们从大米加工转向食品加工,后来我们注册了福娃的商标,并开始做大米类的食品,比如雪饼、仙贝,是继台湾“旺旺”之后,中国第二家米饼食品厂,当时每天只能生产3.5吨,到现在每天可以生产80吨,在国内享有一定知名度;后来我们又开发了一系列以大米为原料的产品,比如说糙米卷、华夫饼等一系列拳头产品,我们在大米加工行业是全国第二,在米制品这块排名全国前三。

水产前沿:福娃集团作为一家知名的食品公司,为什么会去涉及小龙虾领域?
谢松柏:从经济大环境和国家政策层面来说,面临当今经济下行,中共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我们处于企业格局发生巨大转变的发展时期,所以企业需要重新定位,从单一的企业发展转为多元发展,在供给侧改革和产业选择方面作出一些改变。由于水稻的产出很低,同样的一亩地拿来种水稻和养鱼产生的效益是很不一样的,尤其是这三年稻米价格持续走低,只做稻米的文章将面临“做不了、做不大、做不好”的三难局面。这几年在监利包括整个湖北省做得比较好的是“稻虾连作”的模式,所以我们要转型做“稻虾连作”的小龙虾养殖模式。


水产前沿:转型做小龙虾养殖,您们有遇到什么瓶颈问题?
谢松柏:我们在转型过程中,由于以前小龙虾以野生居多,规模化人工养殖尚未成熟,基本上是从2013年才开始慢慢兴起比较具规模的人工养殖。像我们这种大规模的几万亩的人工养殖,刚开始的时候没有一个具体的参照物,我们总共是做了三年多,走过了很多弯路,光靠请专家、或者是参照哪些企业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这也是我作为集团董事长为什么要亲自抓小龙虾板块的原因。
水产前沿:您曾经说过“不做跨行业的转型”,立足于农牧行业,福娃集团未来还会做哪些调整和产业链延伸?
谢松柏:福娃集团作为一个农业企业,必须要立足于本业和本土优势。如果我们去搞矿业、做电商,都不是我们作为一个农牧企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我们要做我们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因为我们的主业是现代农业,就算涉及水产领域搞小龙虾养殖,也没有违背企业经营的初衷,所以不算真正意义上的“跨行业的转型”。现有企业的管理基础、所具有的资源以及周边形成的人脉,都支撑着我们去涉及水产领域。比如说流转土地,2013年我们通过土地流转获得了400多亩,2014年有1000多亩,2015年是近万亩,2016年接近3万亩,因为有福娃集团的人脉资源和号召力和影响力,当地政府和老百姓都很放心给我们土地流转。


水产前沿:目前公司在小龙虾产业的定位是什么?
谢松柏:目前暂时定位是养殖和流通,未来可能会做加工,因为我们有食品加工的基础,再加上我们有大量的厂房和熟练的工人,但是因为现在国内鲜活的小龙虾都是严重的供不应求了,我们也还需要在“稻虾共育模式”的探索上多下功夫,所以暂时不会涉足加工。我们目前以销售鲜活小龙虾为主,到后期我们的养殖面积扩大之后,产量提高之后,鲜活小龙虾市场出现疲软的时候,我们会考虑做加工。我们也有这方面的准备。比如我们和舒新亚老师合作是搞小龙虾养殖,但是我们跟华中农大水产学院、华中农大食品学院以及武汉轻工大学合作,除了合作搞养殖模式的研究、病害防治,还有一个重要的合作板块就是水产品加工品的研发。

水产前沿:能否介绍一下您们合作联社的运营模式?
谢松柏:我们现在整合的合作社都是养殖面积至少在500亩以上的,通过有偿土地流转过来搞稻虾共育的养殖大户和加工企业,还有就是那些搞小龙虾运输、销售的专业户。福娃集团通过整合把他们吸收到合作联社里来,就是要求合作联社里面的人必须根据统一的标准规范去做,不能按照个人意愿去弄。还必须统一供应和统一销售。因为统一供应不仅可以杜绝食品安全问题,而且我们量大所以无论买还是卖都有很大的话语权。所以,统一供应的时候我们会节约1元/斤的成本,统一销售的同时也会多赚1元/斤以上的利润。这些我们都让利给加盟进来的合作社了。这就是我们合作联社吸引那些养殖大户的地方。我们建立了一个遍布全国的福娃龙庆湖小龙虾交易平台,有一个很规范的小龙虾分拣中心,会按照品质、规格分级销售,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收购价格。我们的鲜活小龙虾打包后最快次日就可以发到客户手中,所以客户资源也越来越多,小龙虾的销售火爆程度真的是那些个体养殖户无法比的,所以在某种层面我们也在帮助他们。

谢松柏:我们最大的优势应该是我们扎根江汉平原的资源优势以及在湖北省具有深厚的企业基础。
养殖小龙虾主要看几个要素:土地资源、气候合适、水源好,通过这几年的养殖小龙虾的经验,关键在水质和水草。江汉平原是历史悠久的“鱼米之乡”,具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是小龙虾养殖的理想场所,也是我们扎根江汉平原的天然资源的优势。


水产前沿:现在很多“互联网+小龙虾”的项目,福娃集团有没有打造“互联网+”的计划?
谢松柏:我们有一个福娃龙庆湖小龙虾交易中心平台,还有一个网站,很多贸易都是通过这个平台去完成,我们从2010年就开始做,当时做的只是食品,现在是多个品种发展,凡是江汉平原有的品种都可以在平台上销售。

历经23年风雨迎来新的发展
水产前沿:您对福娃未来3-5年有什么规划,尤其是在小龙虾板块?
谢松柏:我们的目标是整合资源,做现代农业的服务商。
第一,苗种环节,未来我们要具备几个优势条件:从全国各地包括国外凡是产小龙虾的地方都要引进来做人工繁养试验;目前的规模是两千亩,如果后期发展有需要,会拿出3万亩专门做种苗,供应50万亩的养殖面积,十年内规模至少达到湖北省第一;
第二,养殖环节,我们自有的小龙虾养殖面积至少要做到5万亩,希望能够达到10万亩。我们目前要控制一下养殖面积,因为投资风险比较大,不能盲目大跃进;
第三,销售环节,我们监利的小龙虾、螃蟹、泥鳅、黄鳝的养殖面积有30万亩,这些特色水产品通过我们的龙庆湖交易平台打造成特色水产品牌销售出去;
第四,加工和流通环节,我们希望能够配备最完善的龙虾的冷链运输,未来可以涉及小龙虾加工环节。
水产前沿:从1993年开始创建福娃集团,到现在已经有23年了,这23年,您对企业经营有什么理解?
谢松柏:从成立福娃集团到现在已经过去了23年,我觉得我们最大的心得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要诚信经营。我们一路走来,很多弯路都走过,但是在诚信上没有走过任何弯路,特别是我们作为一个食品加工企业,食品安全问题是最大的诚信,包括我们对员工、银行、政府、社会、消费者的诚信,我们的企业文化守则第一个就是“诚信”二字;
2、要合法经营。现在很多偷税漏税、假冒伪劣等问题,我们要做百年福娃,就一定不能触碰法律的底线;
3、要科学经营。作为一个企业,一定要有正确的、科学的、接地气的发展战略。我们这些年紧紧依托江汉平原的资源优势来开展企业经营,今天我们谈得最多的是小龙虾,但是讲福娃不能只讲小龙虾,因为小龙虾仅仅是福娃集团在水产战略层面的一个代表。福娃集团自2012年正式全面向水产业进军以来,从订单农业到土地流转,从单纯的稻米深加工到水产品的综合种养及深加工,从水稻产业的“四代一管”全程机械化服务到水产业的“四包”(包供种、包技术、包病害防治、包产品回收),福娃集团已从单纯的农产品加工向副产品的综合利用延伸(米糠生产饲料、谷壳烧锅炉),从单纯的食品制造向现代农业的服务领域延伸,从单纯的粮食收购向流转土地建基地、打造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示范区延伸。福娃集团作为全国稻米加工“三强”企业,大力推行“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左手米,右手虾,可谓天时地利人和。
(注:本次采访感谢武汉正大有限公司特水部销售副总经理张旺、小龙虾项目首席专家舒新亚老师、福娃集团有限公司发展部总监方冰的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