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了解,在欧美发达国家,养猪业对气喘病的防控是重中之重。而在疫情复杂的当下中国,兽医们首先关注5号病、蓝耳病、腹泻等疫病的防控。由于猪支原体肺炎(气喘病)并不直接导致死猪,故在很多人心目中“地位”不高,未引起足够重视。业内人士估计,目前气喘苗的市场覆盖率仅20%-30%。
江苏省农科院邵国青博士介绍,猪气喘病是严重危害全球养猪业的重要传染病,感染率高达70%-90%。每年气喘病给中国养猪业带来的直接损失超过100亿元,此外,它还引起严重的免疫抑制,易导致继发感染,造成整群死亡淘汰。

大北农集团疫苗事业部副总裁、南京天邦执行董事张渊魁表示,养猪业的规模化程度越高,气喘病的地位将越重要。未来,喘气苗的竞争将不亚于圆环苗。他分析,以中国出栏6亿头猪计算,若每头猪平均打1.5头份,每头份均价6元,普及率以50%计算,未来喘气苗市场总产值超过25亿元。

江苏省农科院兽医研究所冯志新博士在论坛上分享了雾化疫苗的研究,引起热烈关注。农业部种猪质量监督检测中心(广州)检测室主任樊福好博士认为,养猪业普遍有“针头恐惧症”,他十分期待雾化疫苗能够取得进展,对人对动物都有利。
冯志新博士认为,在工业化养殖时代,傻瓜化疫苗免疫技术成为新需求。原因很简单,人工逐个接种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存在免疫应激和动物福利问题。大群化、自动化免疫是所有养猪人的梦想。

冯志新认为,猪疫苗的雾化难点主要在于:其一,与鸡鼻道短而直不同,猪鼻道长而弯折,可进入猪下呼吸道的气溶胶粒度范围窄,需2-5um(进入鸡下呼吸道粒度范围为10-200um);其二,气溶胶疫苗的发生与评价存在理论交叉,不是某一个学科能单独搞定的,需要微生物免疫学、大气物理学、农业工程学等方面的结合。
据冯志新介绍,江苏省农业研究院相关团队执着多年研究,明确了测量气溶胶粒径的准确参数与方法——空气动力学粒径,突破了气溶胶疫苗有效吸入量的难关解决了气雾疫苗活性保护的难题,同时进行了安全性实验、疫苗株检测、攻毒保护等。实验数据显示,猪气喘病气溶胶活疫苗保护率最高达85%,平均保护率65%。
冯志新认为,雾化疫苗未来前景良好,适合大群免疫,降低了成本,同时满足了动物福利,此外,还具有技术通用性,可联合免疫。
支原体病原可长距离传播
国际支原体组织猪气喘病研究组首席科学家、欧洲养猪联合会副主席Dominiek Maes介绍,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方,气喘病病原体不同。同样的种群,随着时间,不同病原体的重要性也不同。美国,重要的病原体,猪支原体肺炎病原排名第一。而计算损失,蓝耳病排名第一,猪支原体肺炎排名第二。

控制方法方面,他介绍:
1.首先要考虑管理和生物安全,每个猪场都应考虑猪群流动、病猪处理、存栏密度等,猪舍稳定气候很重要。猪的密度过高,绝对是致病的重要因素。
2.抗菌治疗方法。支原体没有细胞壁,所以很多类药物不管用。会不会产生耐药性?评估不多,现在还不是一个大问题,但还是要避免预防性用药。抗生素需要谨慎使用。
3.疫苗免疫应为长期策略,它更加费力。对动物尸体,它不会有残留,也不会有耐药性。目前,猪支原体肺炎疫苗不能清除病原。
中国有弱毒疫苗。疫苗可有效减少临床症状,改善生产性能,无法阻止野度的感染,也就意味着,仅靠疫苗免疫不足以消除感染。没有支原体病原的猪场,不推荐免疫。
疫苗只是部分保护,但商品化疫苗可以降低损失和成本。在欧洲,支原体疫苗用得不是很多,未来需要开发更有效的疫苗。
支原体254天可清除?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兽医学院 Maria Pieters 助理教授 介绍,支原体感染2周后才会有症状,高致病性,但并不导致死亡。在全球流行。从感染到清除需要254天。急性期,0-70天,出现症状干咳;71-240天,慢性期,无干咳,但能传播。

她介绍,病原菌在体内可持续生存8个月,疫苗和抗生素不能缩短病原菌存活周期,目前并不清楚病原菌持续存活的原因。
全进全出是预防猪气喘病传播的最重要原则
瑞士伯尔尼大学动物临床学院 Heiko Nathues 教授分享了主题为《猪群内的传播规律——我们知道些什么》的演讲。
他介绍,欧洲的兽医工作原则:50年代,兽医还在给单个动物致病;70-80年代,兽医工作变了,提高产能为主,很多抗生素用在生产当中;现在更关注群体健康、生产标准和动物福利。

1.后备母猪是导致吮乳猪感染支原体的最关键影响因素。
2.吮乳时间的长短是保育猪感染猪肺炎支原体的最关键因素。
3.在封闭猪群所有的防控原则中,全进全出是预防猪气喘病传播的最重要原则。
试验中,支原体感染的重要风险点包括:
1.后备母猪是阳性,感染仔猪风险大。
2.喂奶时间越长,越可能感染。
3.吮乳猪疫苗免疫情况。
4.不同日龄的猪合群时的接触,短期30分钟的接触也可能传播。
5.保育猪和育肥猪共感染因素。
圆桌论坛:专家答问

Steven Djordjevic:尽量要少用抗生素。考虑抗生素的耐药问题。它对抗生素的耐药有显著影响。在澳洲有做这方面的实验。
问:欧洲已全面禁止抗生素添加做饲料。那么能否用它做气喘病治疗?
Dominiek答:公众并不关心你是添加做饲料还是用做治疗,只是关注使用量。所以农场主要选择。自由使用抗生素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完全同意要去除预防性用药。
樊福好:我代表的是东方体系。西方专家的观点可参考,但不一定完全符合实际。中国的养猪业什么病原都有。用药物控制支原体,效果不明显。支原体的免疫,灭活苗效果不明显。我跟踪福建胸腔注射的情况,效果很好,但我很奇怪为何推广不开?中国的养猪业普遍有针头恐惧症,气溶胶免疫应该是一个解决方向,我十分关注。

Maria Pieters 答:这是完美的情况,所有的猪都是统一时间清楚。而现实不会这么同步,有些猪是在不同时间感染。
问:猪气喘病在临床检测上有多少?
周斌(南京农大教授)答:小猪无论免疫了疫苗还是药物防控,如果猪群密度没控制好,还是会发病。感染阳性率很高。疫苗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疫苗是万万不能的。肺部免疫效果很好,但个人不喜欢肺部免疫,规模化猪场的免疫强度太大,其规范化程度很难让人满意。个人期待雾化免疫。

Dominiek答:支原体肺炎病原只有细胞体,没有细胞壁,所以比较脆弱。但它在空气中并不是单细胞存在,可以与其它颗粒一起存在。在明尼苏达,学者有实验数据,可以有3.3公里的传播,最高可达9公里。支原体是可以长距离传播的。但这种情况是否经常发生,很难预测。
我完全同意疫苗只提供了部分保护,但这不仅仅是支原体的问题。大多数细菌苗都只提供部分保护。停止疫苗免疫,问题更大。我们要考虑,不需要完美的根除。不完美的疫苗也可以降低感染率,也是很有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