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系猪的选育目标是提高产仔数,但是影响产仔数的因素中,猪场和环境因素 占37%,遗传因素只占14%,多达49%的因素存在着不确定。而且产仔数的提升存在着初生重减轻,死淘率增加的风险。
因此,国外提出了母系猪平衡育种,即瘦肉型猪的生长和胴体性状等接近于最适值。提高养殖效益,关键是提高母猪生产力,其目标是“增加母猪年断奶仔猪数,母猪易管理、强壮、使用寿命长”。如丹麦的育种指标从总产仔数转变到5日龄仔猪数、14P,法国Nucleus的目标也从产活仔数到断奶仔猪数再到产活仔数+初生重+均匀度。母性性状的选择包括更多的活仔数、初生重一致性、母猪更自主、使用寿命长、仔猪成熟度等。
平衡育种的母猪应具有以下特性,更多的健仔数、初生重、均匀度、泌乳量、有效乳头、断奶数、使用寿命,以及较少的损失、死胎和饲料成本。初生重是育肥性能的基础,与育肥性能相关,起要求范围在1.2-1.6kg,无仔猪初生重低于1kg,并很少需要寄养。仔猪均匀度可最优化主流,人力成本最小,好的窝数,仔猪均匀度好。仔猪活力强的猪相比于活力低的仔猪器官发育更好,其肺脏增加7.1%,小肠增加5.4%,肾上腺增加21.7%,成活率可提高5%,而活力低的仔猪成活率会减少5%。

母猪的饲喂策略
如何获得更多的PSY?王爱国分析,1、要重视后备母猪的选择,注意使用年限及终生成绩,6-8窝多而健康的仔猪。2、根据最佳使用年限饲喂,如后备母猪的饲喂,预防跛腿、胃溃疡等。3、调整妊娠母猪的饲喂策略,利于最佳着床和胎儿生长。4、泌乳母猪的饲喂策略,泌乳期的营养可以决定下一胎的仔猪数。
高产母猪的特点主要有:体型大、产仔数多、泌乳性能好、饲料利用率高(食欲旺盛,消化能力强,代谢好)、体况良好、行为安静、但也更“娇气”。因此饲喂方式也需要一些调整。
待配母猪的饲喂策略。断奶至受精(少于5天)时间段,饲喂普通泌乳料,接近自由采食,并短期优饲,添加鱼粉、葡萄糖(200g/d)、维生素E。目的是维持能量平衡,缩短非生产天数、利于母猪同期发情,增加排卵。


如何保证泌乳母猪采食量最大化?1、保持产房温度在18-20℃,超过20℃,每增加1℃,采食量减少0.15kg/d。2、妊娠期实行限制饲养,维持母猪分娩时背膘厚度16-20mm。3、保持饲料新鲜。4、饲槽大,确保母猪采食容易。5、确保有足够的清洁饮水,1.5-2.0L/分钟。

产房环境要确保舒适,有利于母猪的高产以及仔猪的健壮。如母猪限位栏架需要及时调节、温度适宜、保持地面和保温区的干燥,没有贼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