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斯坦走进甘肃杨柳青草场(上)





永昌县隶属于甘肃省金昌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地处河西走廊东部、祁连山北麓、阿拉善台地南缘。永昌县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平均降水量180毫米,无霜期134天。当地海拔1400~2400m,地貌属祁连山的冲积平原,当地的苜蓿灌溉主要依靠祁连山雪水进行河灌。“永昌县生产的苜蓿干草主要销往陕甘宁地区,其中宁夏是当地苜蓿消化最主要的市场。永昌是苜蓿的传统产区,气候条件、土壤质量决定了可以产出优质的苜蓿草。苜蓿干草粗蛋白含量可以达到16%~20%,RFV为135~160,适口性好,得到了国内各大奶牛养殖企业、单胃动物的普遍认可。今年永昌县头茬苜蓿地头价为1650~1700元/吨,第二茬为1350~1400元/吨,第三茬的价格基本维持稳定。今年苜蓿的价格相比往年很低,已经跌破种植成本,所以还有部分苜蓿销往内蒙。今年我们杨柳青公司头茬苜蓿收获面积为1.5万亩,在我看来,从今年的10月份开始国产草的价格会上升到一个正常范围,河西走廊的库存应该不会超过10万吨,优质苜蓿不能优价所以总体还是惜售现象居多。”在荷斯坦牧草杂志记者问及今年当地苜蓿干草销售情况时,甘肃永昌县杨柳青牧草公司的总经理贾涪钧如是回答。



截止目前,永昌县人工种植紫花苜蓿总计18.5万亩,连片种植面积12.5万亩,其中3000亩以上连片种植的企业或合作社共有26家,奶牛存栏共1000头。这里原本是大麦的传统种植区,但是受进口麦的冲击和市场推动,大麦区已经全部被人工种植苜蓿替代,永昌县的苜蓿种植面积已经从2012年前的几千亩发展至2016年现今的20万亩,扭转土地的成本为500~750元/亩不等。
听“涪”商巨“贾”与“杨柳青”的故事
贾涪钧现任甘肃杨柳青牧草公司总经理,从参加工作开始至今从事草业相关工作已经有16余载。祖籍山西人,1991年毕业于山西农大畜牧系动物营养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一家地方国营饲料公司工作。

2001年,贾涪钧凭借朋友贵人的帮助筹措10万元注册了现在的杨柳青公司。从最早注册公司的那一刻开始,他对公司的定位就有着清醒的认识。首先公司名称无论字眼还是意思必须与“草”相关,他未来的工作也必将“以草为业”。其次,他本人热爱历史文化,希望公司的名称也能够体现公司文化。就这样,“杨柳青”牧草公司应运而生,坚持到现在成为屈指可数的中国第一批草业企业之一。



作为一个资深的草业工作者,贾涪钧亲身经历了中国草业行业两轮过山车一样跌宕起伏的市场变化,他如是总结当地草业十几年发展的起伏跌宕。2001年甘肃杨柳青公司成立,2002年由于市场需求、国家政策和农业项目的刺激推动,永昌县开始真正较大面积推广种草。2004~2007年,草业开始进入发展低谷期,坚持种草从事草业的公司无一幸免,在此期间倒下的也不少。2008~2014年,中国草业又开始进入黄金期,2014年国产优质草最好的价格可以卖到2700~2800元/吨,那时永昌县的草业也进入了历史爆发发展期。
杨柳青公司从3万元起家发展至今,在苜蓿行业中坚守整整16年,从不因行业起伏改变过发展初衷。虽然企业规模不是很大,但也是看着未来在做事。有耕耘就有收获,2012年杨柳青公司得到了国家奶业苜蓿振兴计划项目的部分支持,紧跟着着草业发展的快车道贾总抓准机会投资扩建,他深知面对激烈变化的市场,公司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内外兼修。于是,公司开始了技术科研方面的大力投入,尝试全膜覆土等苜蓿种植技术,不仅提高了自己企业的苜蓿生产,也帮助了当地很多兄弟企业的发展,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2015年杨柳青公司再次流转土地6000亩,成功建成甘肃第一块滴灌苜蓿种植示范基地,实现了节水、高产、全程机械化。品种、水肥管理、收割打捆、储存条件等达到了美国的生产水平,CP18%、RFV150以上草捆比例到达60%以上。目前一级草出厂价2150元。公司未来确定的发展方向是成为国内有影响力的干草捆供应商,到2020年年销售优质草捆10万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