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荷斯坦记者从外媒得到消息,全美泌乳牛群的平均死亡率为20%(注:美国国内泌乳奶牛的平均使用年限为2.8个泌乳期;每个泌乳期奶牛的平均死亡率为7%;全美泌乳牛群平均20%的死亡率=2.8*7%)。每年这些死亡牛只给牧场主带来约8亿美元的损失。损失巨大,着实令人心疼。但是,最近美国奶牛育种委员会推出了一项新的遗传评价方法,可以通过预测牛群的存活能力,为牧场主增加收益。
据悉,美国奶牛育种委员会今天宣布:2016年8月以后,“奶牛存活率遗传力预测(PTA c.LIV)”作为一项新的遗传评价指标,今后将被用于评价全美所有的乳用品种。“奶牛存活率遗传力预测(PTA c.LIV)”主要是根据后裔母牛的存活率值来计算父代存活率,从而更好的选择存活率率遗传力更高的父本用于育种。
此前,美国奶牛生产性能遗传指标预测的内容主要包括:
(1)PTA milk(奶产量预测);
(2)PTA fat (乳脂肪预测);
(3)PTA prot (乳蛋白预测);
(4)PTA DPA (后代受孕率);
(5)PTA SCS (体细胞指数);
(6) PTA PL (繁殖年限)。
PTA c.LIV为今年新加入指标。
新评价指标有什么作用?
这一指标的突出特点是可以预测牛群的存活能力。虽然,此前“繁殖年限(PI)”这一指标也可以预测奶牛的存活率,但是不能很好地区分奶牛的“淘汰”和“死亡”这两类群体。相比之下,“奶牛存活率”这一指标仅针对泌乳奶牛的淘汰请况进行预测。
CDCB技术顾问Duane Norman说:无论奶牛是用来泌乳,还是被当作肉牛出售,都会给牧场主带来收益。如果牛病死或被安乐死(一般患瘫痪综合症的奶牛采用安乐死处理),都不会有任何收益。如果奶牛的存活率低,那么就意味着,损失将更大。相反,如果牛群中奶牛的繁殖年限越长,那么牧场主就会有更多的自主权去淘汰牛群中生产水平低下的奶牛。
全美每年因牛只死亡损失近8亿美元
数据显示,全美母牛牛群的平均死亡率为20%(美国国内泌乳奶牛的平均使用年限为2.8个泌乳期;每个泌乳期奶牛的平均死亡率为7%;全美泌乳牛群平均20%的死亡率=2.8*7%)。每年处理这些死亡动物牧场主带来约8亿美元的损失。因此,提高奶牛的存活能力,挽回这部分经济损失,将会给牧场主带来可观的收益。
而好消息是,奶牛存活率性状是一种可遗传性状,且稳定遗传。即使对青年公牛进行遗传检测,其遗传稳定性也达到了56%。
新评价指标如何检测?
奶牛的存活率变异范围从-5到+5不等。由于全美奶牛的平均存活比例为80%,那么父本的具体存活率就是在这个平均值的基础上加减相应的存活率值。
例如,如果后裔母牛具有+2.1的存活率,那么它们父代的存活率值即可记作82.5。相反,如果后裔母牛的存活率为-0.5,那么它们父代的存活率值,记作79.5。
即用后裔母牛的存活率值估计父代存活率遗传力,从而更好的选择存活率高的父本。为牧场主提供淘汰牛只的依据。
荷斯坦小编带你来算账
对于一个存栏量为200的的泌乳牛群,其中有2.6%的奶牛存活率高于牛群的整体存活率水平,每头牛的平均价格为1,200美元的话,那么这2.6%的存活率的提高,就给牧场主带来了约6,240美元的额外收益。
后记:
“奶牛存活率遗传力预测(PTA c.LIV)这一评价指标是由美国农业部动物改良系统实验室的Paul VanRaden和Janice Wright共同开发的。
Paul VanRaden谈到:“未来,奶牛存活力这一指标将会被整合到奶牛终生性能评价的四项指标之中。拥有奶牛存活率评价指标将增加奶牛的遗传信息,同时将进一步提高牧场主的利润。”。
他同时提到:“那些加入DHIA体系(美国奶牛遗传改良体系)的奶农朋友们通过准确报道牛群中奶牛淘汰的真正原因,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评价 “奶牛存活率”这一性状的可信度。”
本文由荷斯坦小编翻译自dairyhe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