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于康震副部长介绍,近年来,我们坚持以优质安全为核心目标,着力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健全监督管理制度,集中力量建设现代奶业,取得了突出成效。
一是生产方式明显改善。2015年,全国奶牛规模养殖比重达到49%,比2008年提高29.5个百分点;全株青贮饲料快速普及,优质苜蓿产量达到180万吨;70%以上的奶牛场采用全混合日粮,78万头奶牛参加了生产性能测定;机械化挤奶、冷链储运全面实现;奶农专业合作社达到1.5万个,乳品企业自建和参股奶源基地比重超过20%。
二是奶牛单产大幅提高。荷斯坦奶牛平均单产达到6吨,比2008年提高1.2吨,其中单产9吨以上的高产奶牛达到150万头,以规模化奶牛场、中高产奶牛群为主体的生产体系初步形成。
三是质量安全水平大幅提升。生鲜乳违禁添加物抽检合格率连续7年保持100%,蛋白和脂肪平均值分别达到3.14%和3.69%,规模场的体细胞平均值降到每毫升28.3万个,菌落总数降到16万个,主要质量卫生指标达到了发达国家水平。2015年全国乳制品合格率为99.67%,在各类食品中位居前列。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我国奶业已经完全具备生产优质安全产品的能力,站上了更高的起点,具备了坚实的基础。
但他也指出,这些年,我国奶业一直在困难中前行。特别是最近两年,进口低价乳制品冲击与消费增长放缓“两碰头”,全行业都面临着严峻挑战,产品销售不畅,库存积压严重。尤其是奶农“卖奶难”,亏损面持续扩大,目前已经超过50%。当前奶业面临的困难与宏观经济大环境和国际乳品价格周期性波动有密切关联,但主要原因还是自身的竞争力不强。饲料、人工等要素成本上升快,技术、管理等节本增效能力提升慢,导致生产成本过高。奶牛养殖和乳品加工一体化程度低,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消费者对国产乳品的信心仍然不足,从而为国外乳制品大量涌入提供了条件,压缩了市场空间。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困难可能是长期的,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团结一致、合力攻坚。
不过,我国奶业发展也具备有利条件。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奶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提出明确要求,指明努力方向,寄予殷切希望。我国人均乳品消费只有36公斤,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2015年,全国液态奶销量增长4.4%,在各类大宗食品中仍是增长较快的。随着人口增长、城镇化推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奶类消费可望在较长时期内保持稳定增长,我国奶业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阶段。我们要坚定信心,全面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提高我国奶业发展质量和竞争力。
于康震副部长表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农业部将从四个方面发力,加快推动奶业转型升级。
一是持续加强优质奶源基地建设。继续实施奶牛遗传改良计划,扩大奶牛生产性能测定范围,发挥奶牛育种联盟的作用,加大优秀种公牛培育和良种推广力度。继续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养殖小区转型升级和规模牧场建设,力争奶牛养殖规模化率每年提高2-3个百分点。
二是持续加强优质饲草料生产体系建设。抓好草食畜牧业各项扶持政策落实,扩大奶牛优质饲草种植规模。继续推进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每年新增优质苜蓿种植面积50万亩。“粮改饲”试点范围扩大到整个“镰刀湾”地区,2016年试点县达到100个,全株青贮玉米等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达到600万亩以上,优先满足奶牛养殖需求。
三是持续加强生鲜乳质量安全监管。完善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对全国8500个奶站和6000辆运输车实现全覆盖、动态化、精准化监控。继续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计划,重点加强婴幼儿奶粉奶源监管,严厉打击生鲜乳违法添加行为。
四是持续加强行业发展成就展示和消费引导。我国奶业发展有完善的政策支持,有健全的监管保障,已经完全具备生产优质安全产品的能力,关键是要让消费者了解和信任。今年农业部通过组织拍摄播放奶业公益广告、发布中国奶业质量报告、支持奶协举办中国奶业D20峰会等多种方式,引导消费者认知国内奶业现状,提振奶制品消费信心。
奶业产业链长,涉及到饲草料种植、奶牛养殖、生鲜乳收购、乳品加工和销售等多个环节,利益攸关方众多,上下游统筹兼顾、养殖与加工协调发展至关重要。于康震副部长希望奶业管理相关部门、产业界各方面力量都要把促进产业一体化发展作为重要任务和努力方向。参加今天会议的都是奶业各方面的中坚力量,衷心希望大家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在执行法律法规、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发挥好带头作用,在塑造行业形象、提振消费信心等方面形成合力,在促进产业一体化发展等方面主动作为,为我国奶业克服当前困难多做贡献。希望大家以这次大会为契机,加强沟通交流,增进共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开创振兴中国奶业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