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杰地灵的湖南长沙,湖南鑫广安农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广安)的转型故事耐人寻味:这是一家20年前由公务员辞职后下海创办的企业,10年前就将主业从饲料转向养猪,而且迎合安全生态趋势,在大力发展养猪的同时,还发展生猪业配套的环保产业,它的每一次布局总是先行一步。

2017年底将实现年出栏生猪100万头产能

如今,以新希望为代表的饲料企业纷纷向养猪业转型,而鑫广安早在十年前已经完成了从饲料向养殖的转型,今朝回首,鑫广安的转型明显占有时间和空间的优势。刘满秋向《农财宝典》新牧网记者透露,鑫广安于2016年还会在广西和湖南新建两家规模均为30万头的生猪产业园区,目前已经准备就绪,预计2017年底就能实现年出栏100万头的产能目标。
“公司+大养殖户”为主要养殖模式
发展养猪,“公司+农户”的模式在国内流行,同样鑫广安也采用该模式,该模式称为“公司+养殖大户”。目前规模在300头以上的合作农户有100多户。
刘满秋认为,要让农民自己投资建设标准化的合作猪场,真正有经济实力的人并不多。因此,鑫广安的“公司+大养殖户”模式在金融服务方面下功夫,同时在猪苗、动保、饲料和技术服务等多方面有安全保障,对农户采用统一猪舍改造或建设、统一提供种猪和仔猪、统一提供优质饲料、统一预防保健、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收购育肥猪和统一现金结算的 “七统一”管理,真正实现了公司、农户、社会的“多赢”。

据了解,鑫广安成立于1996年10月,由曾在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任职的刘满秋下海创办,经过20年的发展,目前已是集生猪养殖、饲料、兽药、有机肥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大型农牧企业。而在养殖业面临着环保瓶颈的时代,鑫广安对未来10年该如何布局?
刘满秋表示,未来10年,集中精力做养猪,做专业的养猪公司。饲料逐渐像温氏股份一样只用于内供,另外的精力还会发展环保产业,如生物肥、污水处理等,目前重点做生物肥,在长沙已建有3个厂,未来争取建成年产能20万吨的有机肥产业。据介绍,鑫广安已有猪场和400多农户签了沼气利用协议,猪场发酵产生的沼气直接通过管道运输到周边农户,实现了安全生态利用。
正如从饲料向养猪的转型一样,鑫广安对环保产业的布局又一次领先,“必须抢占先机,因为资源是有限的!”刘满秋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