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我国水禽出栏35.83亿只,其中肉鸭出栏28.62亿只,蛋鸭出栏量2.24亿只,鹅出栏量4.97亿只,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侯水生介绍了我国肉鸭、蛋鸭、鹅的种业状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他指出,未来我国肉鸭的品种选育应根据鸭肉加工和区域性消费特点,研究解决烤鸭、烧鸭、咸水鸭、酱鸭、卤鸭、板鸭的专门化品种问题。
樱桃谷农场有限公司总裁闫新健则分析了国内外水禽产业现状,他表示,2010-2030年世界家禽消费量将增长60%,中国需求量将显著增长。此外中东欧养鸭工业的重新布局也会对世界鸭肉进出口有较大的影响,国内也面临着养鸭工业的产能调整和发展周期等发面的挑战和机遇。


在用药上,山东鲁抗舍里乐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元东就如何严控兽药生产,助力畜禽健康养殖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法规是最基本的,企业要遵守法律,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建设企业质量文化,提高人员质量意识,提高自动化和工艺水平等。目前食品安全和环保是关系存亡的两个问题,兽药企业也要在这方面作出努力。
水禽疾病的防控
禽流感依然是影响水禽业健康发展的重大疫病,山东农业大学教授刁有祥认为,防控禽流感应要在宏观上加强对禽流感流行病学的研究和重点地区疫情的检测,开展对禽流感的协作攻关,制作高效的禽流感疫苗,加大免疫力度和执法监督工作;在微观上,要加强现代化标准养殖场的建设,加强饲养管理,严格消毒,适时免疫等。防控坦布苏病毒感染上,要做好蚊虫、野鸟的预防,加强消毒和免疫预防。而去年流行的鸭短喙侏儒综合症,可以用小鹅瘟抗体治疗,接种鸭细小病毒疫苗预防,做好消毒等等。

据现场相关人员介绍,目前国内番鸭细小病毒活疫苗由温氏大华农公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独家生产,该疫苗为国家一类新兽药,不少地方正在使用。疫苗安全性好、保护期长,雏番鸭注射1日龄注射10头份不会发生不良反应,7天内抵抗强毒攻击,180天抗体水平依旧维持在2-3以上,冷链下可保存3年。
管理和产业创新
山东和康源集团有限公司总裁王胜介绍了种鸭的精细化管理,从经营模式、“少人化”生产模式鸭苗销售、持续改善、重视现场管理、规范管理等方面做了细致的讲解。
新希望六和禽肉食品事业部总裁蒋凯从消费端解读水禽转型的提升路径,上层中产阶层成为新主流 ,中产2代有独特的消费行为,内陆城市中产崛起。网上消费兴起,女性刺激消费,食品安全更受重视。他认为,未来水禽的发展行业集中化、农食一体化、物流升级、产品结构优化、渠道升级,水禽企业转型在即,中产阶级将重塑中国消费市场。

在兽医卫生管理上,山东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张秀美表示,从生物安全上,养殖场要防寒保暖、通风良好、光线充足、消毒方便、间隔合理等,消毒、饮水、无害化处理、免疫预防要做好。科学诊断、合理用药,加强微生态的使用、加强药物的检测,制定成熟的免疫方案以及人员的培训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