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湖北泥鳅业大发展:十年突破六大技术瓶颈

发布时间:2016-04-27 14:44    作者:牧通人才网    来源:湖北日报    查看:
    4月25日,首届全国泥鳅繁养技术高峰论坛在天门举行,中科院院士曹文宣等11名水产养殖专家、学者汇聚天门。湖北省水产科研所高级工程师印杰称,湖北省泥鳅养殖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可实现向全国大规模供应人繁泥鳅苗种。

  湖北省于2000年探索泥鳅人工养殖,因当时泥鳅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技术不过关,没有大量的人繁苗种供应市场,养殖户主要靠天然的泥鳅苗种。此后,科技部和湖北省连续10年加大对湖北泥鳅繁养殖研究的投入,泥鳅产业化的技术瓶颈基本解决,包括泥鳅的选育技术、人工繁殖技术、大规格泥鳅苗种培育技术、泥鳅养殖技术以及泥鳅长途运输和加工技术相继突破。

  一条泥鳅,成为湖北省发展现代农业和促进农民致富增收的新品牌。目前,湖北省泥鳅养殖面积达3.2万亩。位于天门沉湖的湖北天门四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内,以稻田里生态养鳅的“稻鳅共生”模式成为全市重点推广的现代农业样本,5700亩的种养殖区去年产富硒大米2万吨、泥鳅600吨,年创产值4600多万元。这一模式下亩产值近2万元,比单一普通种植稻谷亩增收一倍多。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