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环保养猪已成趋势,56%环境投诉针对养殖业

发布时间:2015-11-20 10:16    作者:苏皖中    来源:新牧网    查看:
    缘起38年前,聚于11月时。2015年11月19日,在风景幽静的清远狮子湖畔,中国农机学会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成立大会暨环保工程工程高层论坛成功举行。中国农机学会副秘书长刘瑞雯、广东省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站长吴秋豪、广东省农业机械学会秘书长陈永志等行业人士会上致辞,祝贺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第一届委员会成立。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的成立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以下简称“分会”),传承于有38年历史的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机械化养猪学组,2014年10月经中国农机协会批准后成立。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候选人组成共78人,其中养猪企业45人,占比57.7%;养猪设备制造、饲料、兽药等企业18人,占比23.1%;高校科研10人,占比12.8%;协会、媒体等其他单位5人,占6.4%。分会将一如既往注重学术交流和企业间的相互访问,以现代化、机械化养猪及环保工程为工作重点,结合营养和保健的新理念,为中国的养猪业服务。
       
    经大会超过半数以上参会人士决议通过,陈健雄担任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李职任第一届委员会主任委员,马正延、王朝军、朱福财、孙德林、麦露、严国祥、李铁明、杨厚德、肖锦红、余丽明、沈瑲藤、张丛林、陈汉伟、陈顺友、林印孙、姚辉德、黄剑华、黄莅中、黄瑞森、蓝天、潘唐贺、薛云安等22人任副主任委员,张荣波任委员会秘书长,杨宇坚、吕晓晖、曾丽琼任副秘书长。
       
    分会主任委员李职发言表示,经学会历届委员的不懈努力,以及机械化养猪将逐渐成为今后的养猪主流,成立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是历史使然,分会将继续与高校等科研机构保持深入合作,为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行业群体服务。

    穆治霖:新环保法解读

    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养殖的快速发展对我国居民生活水平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业产生的污染也越来越大。据统计,全国畜禽粪便年产量约30亿吨,是工业废物的2.7倍。2011年的全国畜牧环保压力调查显示,只有西藏地区的环境承载量能够承纳当地畜禽污染,其他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超载。四年后,污染有增无减。

    1989年的环境保护法已严重不适应形势需要,去年4月4日新环保法通过,今年元旦正式实行。其中第四十九条第三款对养殖者的规定养殖场等企业需要承担的责任;第五十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在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支持……等环境保护工作”,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法案室专家穆治霖解释,在法律条文中,应当就是必须的意思 ,如果政府没有执行,便是失职。
       
    穆治霖还解释了其他一些条文的规定:
   
    第五十九条:按日计罚。比如原罚款20万,如果拒不整改,超出整改期后可每日连续罚款20万元,地方性政策可根据环保法的实际需要,增加罚款金额。
   
    第五十八条:公益诉讼。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行为,符合一定条件的社会组织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至于畜禽养殖行业如何应对,穆治霖给出了几点思考:

    一、认清形势,自觉提高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重要性的认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绿色发展”,“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水十条”更是规定2017年底关闭或搬移禁养区内的养殖场,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要提前一年完成。

    二、依法经营,严格落实环保责任。企业应严格按照新环保法的要求执行。政府有义务和权利保持环境,实行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将环保纳入政绩考核,依法接受监督,并直接受到省级环保部门的。公民有权利监督环保,当地环保部门不履行职责可直接向上一级部门举报。

    三、变废为宝,走养殖废弃物资源综合利用之路。新环保法支持沼气等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等技术的推广。

    猪场环保与发展的平衡点

    随着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养猪环保已成新趋势,人们的环保意识也在提高,那么猪场如何应对呢?中国农业大学教授李保明通过图文生动讲解机械化养猪需注意的细节。光环境、空气环境、水环境、空间环境是构成规模猪场健康环境的关键因素,猪场的室内采光要充足、空间保持适当流通(风速小于1m/s)、气温骤降应保持在5℃以内、防止高温高湿和低温高湿的等情况出现。而机械化养猪温度控制应保持恒温室的密闭式猪舍、猪舍局部控温技术(用地下水对母猪躺卧区控温、地暖等)、采用自动干清粪工艺(轨道式清粪车,从施工工艺上保障地面和车的合缝,克服传统刮板清粪的缺点)等等。
       

    12369环保投诉电话显示,56%投诉来自于养殖业。环保已经是刻不容缓。华南农业大学副教授王燕表示,生态是红线,环保是硬东西,要坚决落实,环保没有借口。环保改进应考虑工艺和管理两个方面,工艺方面,种养结合至少需要考虑土地承载力、设施工具以及技术指南等。猪场要么走资源利用,要么必须达标排放。从源头减量,注意节水、实施雨污分流、固液分离等。管理方面,涉及制度和设施管理,重视处理设施的运行与管理,订立制度措施。

       

       

       

    问:有人认为法不责众问题,所以对环保法并不是很在意,这种看法如何纠正呢?
    穆治霖:在过去可能因为一些原因存在着执行不到位的情形,但是随着国家对环境的重视以及人们意识的提高,未来环保会日益严厉。法律是不可逾越的,如果不守法依法,行业是没有可持续发展的前途,而执法部门也会对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执行。
   
    问:现实中出现粗暴执法,有没有限制这一现象的措施?
    穆治霖:法律实施过程中确实存在着粗暴执法的现象,但全国人大除了立法的权力之外,还有监督的权利,每年都会选取一些法律进行检查,收集意见并改进。

    问:有一种说法,中国的中小猪场必须推倒重建,这如何看待?
    李保明:中国的猪场不一定要这样,未来中小猪场还是占据很大的比例,一来欧洲的经验可以借鉴,改善猪场设备和环境;二来,如何带领中小猪场,这也是企业的一个机遇和挑战,温氏和雏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问;老场如何适应新环保形势,并自身改进?
    王燕:老场推倒重建具有难度,可行的是从源头控制,如选用哪种节水器节水,怎样设计做到雨污分流,合理选择清粪方式等等。   

       

    问:柯新源对环保的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可否介绍一下?
    杨厚德:早在十年前我们便开始注重环保,投入大资金,紧密结合高校等科研机构的研究,采用国内外的先进设备和工艺,每一个猪场都有完善的污水处理厂,且公 司的标准高于国家标准。维持成本,一吨水处理费用2元,6年运行下来可保持收支平衡,但是如果一吨水处理费4元,保持平衡比较困难。环保问题已是必须要注 意的问题的,要依据环保法的规定,做好环保排放。现在最担心的不是资金的问题,而是环保局的问题。
 
    问:中山白石在环保方面有哪些经验可以介绍一下?
    杨玉坚:中山白石在环保上算是比较早的,虽然装备,但因为土地限制,选择达标排放。这样需要源头控制,比如人工清粪、雨污分流、节约饮水(压嘴式浪费最多,水位器控制)等等。

    问:协会可否常设一个律师团,这样有问题也可以寻求帮助?
    李职:这个提议很好。因为过去不在意环境的问题,造成了现在的非常尖锐的环保问题,涉及到了猪场存亡。此外,环保问题不解决会造成新的猪肉食品安全问题, 失去市场的信任。今后我们应该主动的去科普,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如何在法律规定下合法经营,以及受到侵权依法维权。   

       

    此次会议由中国农机学会机械化养猪工程分会主办,斛盛控股有限公司与正大康地集团冠名。协办单位有: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广西柯新源原种猪有限责任公 司、佳和农牧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德兴种养实业有限公司、中山市白石猪场有限公司、河南诸美种猪育种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所、深圳比利美英 伟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东腾骏动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华南畜牧设备有限公司、清远八蚨生物有限公司等企业与组织。

    待续……

    面具狂欢夜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