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论坛由康尔健动物药业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兼龙川店店长何伙劲主持,河南普爱集团养猪专家白红杰副研究员以及新疆天康公司向华博士、党龙专家主讲,他们分别就《高产猪群培育技术》、《猪口蹄疫最新流行趋势及防控重点》及《天康生物口蹄疫疫苗的研发进展及应用方案》作了精彩报告。
当前,国内外养猪行业发展迅速,可谓日新月异,并逐渐受到国家、社会、新闻、行业等各界的不断关注。因此,养猪业潜在的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养猪业面临的形势亦日趋严峻。首先是行业本身,存在效率低下、产能过剩、猪价高位以及疫病、市场、环保等问题;其次是企业自身问题,包括引种与选育问题,硬件条件跟不上导致生产成绩差,成本走高、人员难找,生物安全缺失以及猪场疫病不断等。河南普爱集团养猪专家白红杰副研究员指出,“养猪业发展当前是机遇,未来是挑战;表面是机遇,背后是挑战。”因此,要想维护养猪行业健康快速发展,养猪人必须站在一定高度、全方位考虑分析行业目前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据了解,受台风及冷空气影响,近日包括广东省在内的华南各部大幅降温,导致该地区猪场猪群受冷应激影响而发病。因此,天康生物公司向华博士及党龙专家分别就口蹄疫相关问题进行了综合讲解。
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俗称“五号病”,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引起,以患病动物的口、蹄部出现水疱性病症为特征的传染性疫病。该病传染性极强,除通过感染动物污染的固性物传播外,还能以气溶胶的形式通过空气长距离传播。口蹄疫病毒有7个血清型,O、A、C、 Asia1(亚洲1)、SAT1(南非1)、SAT2(南非2)和SAT3(南非3),各型间无交叉保护作用。

向华博士称,“目前,国内口蹄疫流行主要以O、A、Asia1血清型为主,而防制口蹄疫最有效的措施是免疫预防,如何选择匹配的疫苗是各大养殖户面临的最大难题。”近年来,A型口蹄疫逐渐登上舞台,主要以怀孕母猪及生产母猪易感,而商品猪较少见。因此,A型口蹄疫暴发给养猪业造成的损失应受到足够重视。
防制口蹄疫最有效的方法是免疫预防,而母源抗体对免疫的干扰作用不容忽视。初生仔猪通过初乳从母体所获得的特异性抗体称为母源抗体。获得母源抗体的仔猪出生后几天或者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可以得到足够保护,使之免受某些病原体的感染,然而高水平的母源抗体能与疫苗中的特定抗原发生中和作用,使得某些疫苗免疫后部分或者完全失效,造成免疫失败。而且,“母源抗体越高,干扰作用越大;疫苗抗原含量越高,干扰作用越大。免疫日龄越早,二免、三免都受影响。”向华博士指出。因此,给仔猪制定免疫程序前,均应进行母源抗体的检测,以根据母源抗体的消退规律来确定首免时间。
目前,国内外通用的检测母源抗体的方法是酶联免免疫吸附试验(ELISA),而传统的ELISA检测只能定性而不能定量,不论是国外进口还是国内自产的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其测出的OD值与相应抗体水平的高低并无直接的相关性。因此,向华博士经过多年实践研究,现推崇一种半定量的抗体检测方法——抗体中和试验,即将待检血清进行2倍倍比稀释至第8孔,然后对每一稀释的浓度的血清进行ELISA检测,将结果为阳性的最高稀释倍数定为该血清的抗体高低水平,最后根据其母源抗体消长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据此,向华博士给出免疫程序制定公式:D1=D0+(log2SN-2)×14。例如:28日龄仔猪母源中和抗体水平整体平均为32倍,则首免日龄=28+(log2SN-2)×14=28+3×14=70,即首免日龄为70天,3周后二免。最后,博士推荐一个好的免疫程序:1、后备猪可于12周、16周、配种前、产前4周分别免疫;2、商品猪于12周、16周、20周(根据抗体确定)分别免疫;3、种猪:母猪一年4次,公猪一年3次。在疫情威胁较大情况下的免疫策略——紧急免疫,以7-10天的间隔连续进行少量多次免疫。
天康生物公司应国内口蹄疫发展趋势,已成功研制出口蹄疫O型双价苗及O/A三价苗,而且至今已引起全国各地不同凡响的市场热潮。天康口蹄疫疫苗采用悬浮培养工艺进行无血清培养,使用进口206佐剂(W/O/W),疫苗通针性好,应激小;采用进口高速连续流离心机纯化设备及进口抗原超滤浓缩设备,使每批抗原含量≥14ug/毒株/头份,且产品均一性、稳定性好,疫苗安全性好:内毒素含量≤10EU/头份。
推荐免疫程序:1、后备母猪一免、二免可选择O型双价苗,三免、四免选择O+A三价苗;2、经产母猪选择O+A三价苗,一年4次;3、公猪选择O+A三价苗,一年3次;4、商品猪免疫选择O型双价苗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