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尾亲本成年娃娃鱼苗种价值20余万元,一公斤商品娃娃鱼卖价4000元,一尾长30厘米的日本锦鲤观赏鱼卖价1500元,一只两公斤多重的黑羽鸡卖出130元,一公斤香猪肉订单价100元,一枚绿壳鸡蛋1.5元……听完这些介绍,在人们看来似乎是天价,但在贵阳市乌当区特种畜牧渔养殖场,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成为一大亮点的特色养殖,不仅为乌当畜牧业增色添彩,而且丰富了市民的餐桌子,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如乌当区副区长谢秩刚所言,作为服务城市,富裕农民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的乌当畜牧业,今年总产值有望突破3亿元,占全区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上升到37%,也就是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有三分之一来自畜牧业。
乌当区委、区政府瞄准市民的餐桌子,把发展特色畜牧渔业养殖作为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出台了一系列配套措施,以特色养殖为主基调,大力扶持畜牧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按照“建设基地化、饲养规模化、品种优良化、效益丰厚化”的思路,逐步实现由传统养殖向特色养殖、由散户养殖向基地养殖、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粗放型向效益型的转变。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养殖小区(场)+养殖大户”的模式,在政策、资金、技术方面给予倾斜,促进畜牧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现建成以奶牛、肉牛及香猪、野猪为代表的,以黑羽鸡、芦花鸡、绿壳蛋鸡、七彩山鸡及蛋鸡为代表的,以娃娃鱼、中华鲟鱼、金鳟、虹鳟及观赏鱼为代表的畜禽水产特色养殖小区83个,规模养殖场、养殖大户100余户,有力推进了畜牧业规模的有效扩张。
龙头建基地,基地带示范户,示范户带农户,辐射带动农户共同发展致富。2007年落户群山环抱、泉水清澈的羊昌镇黄连村的贵阳强兴现代渔业发展公司,先后投资800余万元,修建了1000平方米的养殖池,购进268尾娃娃鱼苗种,开始进行人工繁殖。经过近4年的探索和研究,已产卵1.3万枚,受精率达95%,现已孵化出娃娃鱼苗3000多尾,其养殖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据公司副总经理肖平介绍,公司通过传技术,提供鱼苗种,带动了周边40户农户养殖娃娃鱼。迄今,整个养殖小区养殖娃娃鱼总量超过一万余尾,创产值3500多万元。贵阳市观赏鱼行业协会会长冉隆平,原是经营餐饮业的老板,从2005年在东风镇头堡村租用7亩水田改建鱼池,饲养从日本引进的锦鲤、宽尾狮子头、珍珠红帽、蝶尾20多个品种观赏鱼,不仅获得亩地年纯收入2万元的高效益,而且带动当地农户饲养。目前养殖大户发展到50余户,年产值达600多万元,户均12万元。冉隆平说,乌当观赏鱼品种已达上百个,不仅占据了贵阳市观赏鱼80%的市场份额,而且还远销广州、深圳市场,明后两年养殖面积可扩大到1000余亩。
注重提高产品质量,实行科学饲养,使乌当畜牧养殖业发生了质的变化。走进羊昌镇贵阳众心源养殖基地,成群的芦花鸡活蹦乱跳于林间草地上,争抢着啄食虫子。“我们这里养殖的鸡除啄食虫子、野草外,补充的饲料都是纯粮食,不含任何的药物和添加剂。”公司总经理李黔峰介绍说,我们饲养的芦花鸡是从省外引进的优质土鸡品种,生态放养,绝对绿色,鸡肉鲜美,营养价值高,主要供应城里大宾馆、酒楼,价格是笼养肉食鸡的两倍多。现存栏量达8000多羽,今年出栏10万羽,产值达750万元。
坚持在“特”字上做文章,培育特色品牌,增加产品竞争优势。来到乌当畜牧养殖专业合作社新堡野香猪养殖基地,上百头黑得发亮的香猪奔跑于绿树丛林间,有的在抢食饲养员打下的火棘果,有的在地上拱食。“饲养全过程实行无公害,连猪喝的水都是经过过滤的自来水。”合作社理事长唐林说:“用生态养猪法养猪,猪长得快,肉质更鲜美,市场效益更高。销广州市场每公斤达100元,还供不应求,许多订单不敢接。”该基地从广西引进的香猪,经过与野猪杂交培育成为贵州地方品种,如今存栏已达600多头,创产值600多万元。年产商品中华鲟鱼、虹鳟、金鳟2.7万公斤的东风冷水鱼养殖基地,严格按照无公害标准养殖,以提高产品质量,先后获贵州省和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
特色养殖前景广,农民致富奔小康。乌当区大力培育发展特色养殖,推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为丰富市民的餐桌子作出了贡献。今年生猪存栏10.15万头,出栏12.5万头;奶牛存栏3905头,蛋鸡存栏30.73万羽,出栏肉鸡180万羽。向市场提供肉类总产量达1.52万吨,禽蛋1960吨,鲜牛奶1.5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