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德州平原:肉鸡深加工带动产业发展

发布时间:2011-01-20 07:00    作者:yizhiinfo    来源:畜牧人才网    查看:

  近几年,平原县肉食鸡养殖业规模高速增长,到目前,全县肉食鸡饲养规模达到800万只,年饲养量达4200万只。虽然有了较大的养殖规模,但产业链较短,造成了附加值非常低。2010年,该县围绕肉食鸡产业引进培植起6家龙头企业,结束了每年大批量肉食鸡“活”着出县的历史。

卖活鸡:只能赚到务工费

  龙门街道办事处养殖户朱岩忠从2005年开始养肉食鸡,从2000只发展到了2万只,60天一茬,不出意外,每只鸡的利润能保持1元多一点。虽然效益可观,但小朱心里觉得有点亏,他说:“咱养鸡卖鸡,挣到的只是鸡场工人的务工费,可这只鸡到了外地人手里一加工就增值,大头全让人家赚了。”近几年,该县新建规模化肉鸡养殖园区260处,带动发展肉鸡养殖户1万多户。但是,2009年以前,全县肉食鸡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较弱,尤其是普通的农民养殖户,因为只卖活鸡,所以养鸡的附加值很低。

深加工:每只鸡利润提高5倍

  在肉食鸡产业发展过程中,该县认识到:必须培植具有影响力的重点龙头企业,把肉鸡产业链再拉长一步,实现就地深加工,增加农民的劳动收入。

  2010年初,该县扶持大蔡牧业与六和集团强强联
合,投资1.2亿元新上了肉食鸡深加工项目,该项目年宰杀肉食鸡5000万只、加工调理品及熟食1.5万吨,一跃成为山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原来卖活鸡,每只鸡的利润只有1元多钱,现在把一只鸡分割成鸡胸、鸡爪、鸡翅等30种产品,加工低温排酸的冷鲜鸡,然后再连锁配送到大、中城市的超市、农贸市场,每只鸡的净利润提高了3到5倍。该县还把温州卤制品加工技术“复制”到了平原。目前,全县乡巴佬食品加工企业已达28家,该产业年实现销售收入突破了10亿元。

  产业链拉长,养鸡户直接受益。坊子乡叶庄社区养鸡大户叶景喜高兴地说:“去年共出栏3万只鸡,一只也没剩下,每只鸡的纯利润增加了2毛钱。跟着大蔡牧业跑,养‘合同鸡’、吃‘合同料’、卖‘合同价’,降低了风险、增加了效益。 ”据统计,2010年大蔡牧业、凤祥牧业等6家农业龙头企业的投入运营,与全县1.6万个养殖户结成利益共同体,年增加农民养殖收入1200多万元。

新眼光:“有机鸡”拿到“绿卡”

  2010年,大蔡牧业与山农大联合成立了田园绿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集优质鸡散养、果林牧草立体种植、废弃物发酵处理造沼气于一体,成为有机养殖的综合生产园区。经理孙立根介绍说:“我们的鸡苗是从广州空运回来的,从进雏到出栏,在这里喝纯净水,吃有机饲料和田间昆虫、青草,听优美休闲音乐,整个过程实现了天然、绿色、有机,生产周期为150天,是传统肉鸡养殖周期的三倍;每只鸡卖到了120多元,是普通鸡的10倍。 ”

  该县还设置了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每只鸡身上都有一个条码,即便进入超市,只要用检测仪一扫描条码,顾客在超市安装的电脑上,就能够查询到肉鸡从孵化、养殖等环节的全过程。经过不懈努力,平原肉食鸡终于拿到了出口欧盟的“绿卡”:大蔡田园生态鸡在2010年9月份拿到了“中国有机产品认证”、11月份通过了欧盟有机产品认证。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