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容县畜牧业由大变强

发布时间:2011-01-05 07:00    作者:yizhiinfo    来源:畜牧人才网    查看: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容县便有“百万雄鸡下广东,百万猪仔过海南”的美誉,足见当时容县畜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是广西有名的畜牧生产大县。

    近年来,容县积极转变畜牧业生产发展方式,全面实施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全县畜牧业由生产大县向生产强县转变。2009年、2010年该县连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 2010年11月,在农业部公布的全国第一批畜禽标准化示范场中,该县广西富来康大荣牧业有限公司、容县祝氏农牧有限责任公司大荣育成场、广西容县鸿光农牧有限公司木坪鸡场、容县霞烟鸡养殖示范场、广西容县平原农牧有限公司鸭丫鸡场等5家企业榜上有名。

    2010年,容县肉猪出栏58万头,家禽出栏3024.37万羽,肉类总产量达8.347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8.7%、17.6%和16.2%。 “十一五”期间,容县肉类总产量达到37.99万吨,比“十五”增长52.58%;畜牧业产值75.95亿元,比“十五”增长72.20%,占全县大农业总产值的60%以上。

    更新观念 增强意识

    2006年以来,容县进一步转变畜牧业生产发展方式,不断增强本县畜牧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该县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品牌畜牧业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来抓,切实转变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观念,增强商标意识,制定和完善了《容县品牌畜牧业发展规划》,下发了《关于加快容县品牌畜牧业发展的决定》,大力开展树品牌、创名牌活动,不断培育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名牌畜牧产品。特别是对一些重点品牌的创建工作,更是做到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专门人员具体实施。“十一五”期间,该县财政用于品牌畜牧业的研发、品种改良、技术培训和科研队伍建设的资金达2500多万元。

    龙头带动 规模经营

    该县坚持把发展畜牧龙头企业作为畜牧业基础性工作来抓,通过龙头企业的产供销一体化、“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形式,引导农民创办养殖企业、加工企业,使分散、小规模的生产经营组合成专业化、规模化经营,不但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还促进了畜牧业品牌的创建,有力带动了农民增收。目前,该县有国家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5个,自治区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4个,自治区级养殖龙头企业9个,养殖专业合作社68个。如广西富来康大荣牧业有限公司建成占地500亩的“瘦肉型猪标准化养殖示范场”,直接带动了6300多养殖户进入更广阔的市场和走上致富路,其构建的生猪产业化生产体系已成为广西现代养猪业的新典范。通过引进外来技术和资金,广西佳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在容县建成了广西最大的肉鹅及鹅肥肝生产线,实现了种鹅、种蛋、种苗、孵化、养殖、屠宰、鹅肥肝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经营。从2007年6月至今,该公司已从法国古尔蒙公司直接进口了4批共8000羽优质朗德鹅种鹅,经过公司种鹅基地的再繁育,现在公司存栏优质朗德鹅父母代种鹅28000多羽,年可生产140万羽以上优质肉鹅鹅苗给公司养殖基地和周边农户养殖。

    规范标准 培育品牌

    该县把畜禽业标准化生产、推广示范工作与创建品牌结合起来,加强名牌畜禽产品和原产地域保护产品的培育,努力创建一批具有高质量、高知名度、高市场占有率的畜禽业品牌。通过抓好畜禽标准化养殖示范建设,大力推进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和林下生态健康养殖,养殖场全部建起大容量的沼气池。 “十一五”期间,广西富来康大荣牧业有限公司等9个养殖企业创建全国标准化示范场;完成国家级霞烟鸡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成功申报霞烟鸡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黎村黄鸡培育项目通过省级科技成果鉴定,获得2010年度广西科技进步三等奖、玉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该县还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大力培育和发展当地优势品种资源,开展霞烟鸡、黎村黄鸡、鸿光黄鸡、三星黄鸡、永兴黄鸡等原种或配套系品种的研究和开发,并且赢得了市场认可。同时,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了霞烟、黎村黄、鸿光、三星、和睦等商标,向农业部申请审定了新品种“黎村黄鸡”,使企业自主创新产品的知识产权得到有效保护。目前,该县能繁良种母猪存栏11.3万头,年产仔猪230万头;优质种鸡存栏170多万套,年产种苗2亿多羽,使优质品牌霞烟鸡、三黄鸡的出栏量占全县肉鸡出栏量的95%以上。(秦崇广)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