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补饲的原则
①使秸秆中廉价可利用的碳水化合物的采食量最大,也就是秸秆基础日粮的采食量最大。②添加非蛋白氮源(尿素或氨),使秸秆基础日粮的可发酵氮含量达到可消化干物质的3%。③补饲相当于日粮干物质10%~20%的青绿饲料,最好是鲜豆科牧草。④补饲相当于日粮干物质10%~20%可消化性过瘤胃养分,为代谢过程提供氨基酸和生糖物质。⑤补饲矿物质,可采用复合矿物舔砖。
2各种补充饲料的补饲技术
①精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等)的补饲。单独饲喂秸秆,难以充分满足反刍动物的营养需要,用秸秆作基础饲料饲喂反刍动物,需要补充混合精饲料,但不宜过多。若补饲过多的精饲料,会抑制秸秆的采食量,达不到充分利用秸秆的目的。研究表明,以氨化秸秆养牛,补饲中、低水平(低于日粮干物质的30%)的精饲料,其效益要高于高水平的精饲料补饲。少用精饲料、适度延长饲喂时间,既能降低精饲料用量,又能充分利用秸秆资源,降低养殖成本。②青绿饲料的补饲。由于豆科牧草还能提供过瘤胃蛋白,故补饲豆科牧草的效果优于禾本科牧草,有条件的牧场,应尽可能用豆科牧草或豆科与禾本科的混合牧草。青绿饲料的补饲量以占秸秆基础日粮干物质的20%为宜,补饲更少的青绿饲料,也会产生效果。但若补饲量过高,由于替代效应,会降低秸秆的采食量。③过瘤胃蛋白质饲料的补饲。过瘤胃蛋白饲料如棉籽饼的补饲,对饲喂秸秆的反刍动物具有显著的增产(增重、产奶)效果,饲料转化效率明显改善。过瘤胃蛋白饲料的补饲量以不超过秸秆基础日粮干物质的25%为宜。④矿物质饲料的补饲。复合矿物质舔砖是补充矿物元素的有效方法,对秸秆基础日粮进行营养补饲的养殖模式,不仅可以获得理想的生产(增重与产奶)效率,而且由于立足当地资源,变废为宝,是农区可持续发展的养牛模式。
3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秸秆基础日粮补饲富含次生代谢物(如单宁、皂苷等)、豆科牧草(如百脉根、紫色达利菊),从而降低甲烷产量、提高日粮能量利用效率、增加生产效率的组合效应及其机理研究。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张吉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