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推移,合铺春防实践活动已过大半,第三轮防疫针也打的差不多了。回想近段时间的工作,也感受颇多,尤其一些场景更让人难以忘怀。
知艰难。通过全程参与防疫员师傅的防疫工作,让我深感基层同志工作不易。每天起大早,骑个摩托,冒着如刀割的晨风往山顶跑,从山顶往山下打疫苗。进村后跟老乡们打个招呼,一个猪圈接个猪圈的打防疫。山区猪圈排水不好,一些猪圈猪粪都快漫出来了,师傅们二话不说,进圈打针,遇到不听话的猪满圈跑,稀猪粪溅一身是经常的事。看着如此工作场景的时候,我内心真还是有点发憷的,但师傅说这不算什么,已经习惯了。这些身体上的苦累并不是真正的苦,心理上的苦闷才是真正的苦,一是工作不被理解、不被认可、不被重视以及家人的反对,这些才是让师傅们觉得最痛苦的地方;二是部分农户不理解,不让打,认为自家的猪好好的,防疫师傅们是没事找事;三是工资待遇低,难以养家糊口,家人建议外出打工;四是家人对自己工作的嫌弃与反对,有时自己打完防疫回去的时候,小孩不愿亲近自己,老婆不让进门。腰酸腿疼也许真的不是累,压在心上的东西才是真的累!春防实践活动我们可能真的难以深刻理解师傅们心中的苦闷,但他们身体上所经受的苦累已经落在我们眼中,更在我们自己身上体验到了。
遇真情。多少次打防疫累了,在老乡热情的招呼下,喝着他们自制的茶叶茶,微苦的清茶配上点野菊花,清香解乏。山区老乡总是特别热情,遇到有人来到,都是当贵客看待。由于山区住的农户比较分散,中午往往很难赶回住的地方吃饭,有时为节省时间,中午就在老乡家吃顿便饭了,饭菜简单,但伴随着农户们的热情以及半天的疲劳,每顿饭吃起来格外香。
最让我感触的一顿饭是清明节前,在枫香树村文家山上一农户家吃的中午饭。去文家山要翻过三个山头,早晨我们骑摩托车走了近一个多小时才到目的地。我和防疫员师傅挨家挨户打防疫,一直忙到中午11点半左右,又累又饿,师傅带着我们去他亲戚家里吃饭——那是一对近70岁的留守老人。其中炒鸡蛋让我记忆深刻,整碗都是鸡蛋,没有其他辅料,由于土灶火候不好控制,有部分都糊了。菜没什么看相,但每碗都是满满当当的,主人不时热情叫我们吃菜。我知道他们年纪大了,下趟山不容易,但我们来了,就把家里最好的菜端上来,嚼着有点糊味的鸡蛋皮,心中感慨万千。
讲到难忘,另一件事也让我很感动,4月9号上午跟师傅打完防疫回来镇上来,由于下午天气热,我就把外套脱下拿在手上,不知不觉中口袋里的钱包就丢了。钱包里面有一些现金,还有身份证、工作证、银行卡等等。得知我钱包丢了,服务中心的师傅们都很着急,廖祥明主任更是骑上摩托带我到刚才回来的村子去找,但由于不知道什么时候丢的,找了会我很沮丧,觉得没有希望找回,就请大家各自去忙自己的事去了。自己赶紧与银行以及单位联系,做好挂失等安排,以免造成更多的损失。可是刚等我忙完挂失,我就接到河铺镇畜牧服务中心检疫员张劲松同志的电话,说有老乡通过我的工作证联系了罗田县畜牧兽医局,捡到了我的钱包,然后安排金守东师傅带我过去拿钱包。拿到失而复得的钱包,我真是感慨万千,现在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确实难能可贵,居然让我遇上了。我也不知怎么表达我的谢意,说了一些感谢的话后,我拿出一些钱给老乡,老乡坚决不收,说这是应该的,只问我少了什么没有。怕老乡再次拒绝,我买点小礼物让师傅帮忙送过去,让师傅帮忙再次表达我的谢意,并请老乡一定收下这点小礼物,师傅说老乡扭不过他最终收下了。热情、真诚、善意这些美好的东西都让才出校门不久的我感受到了,也许老师叮嘱的“出了校门要多留个心眼,外面可没有学校这么单纯,不要轻易相信别人等等”也不完全正确,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好事多。
结友谊。俗话说的好:黄金有价,情义无价。通过此次活动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特别是防疫过程中我们与师傅结成的友谊。初来咋到,跟防疫师傅不是很熟悉,他们很少主动安排我做事,总是很客气,只有我们自己主动找事才有事做,后来慢慢熟悉了,师傅就才安排帮忙拿个箱子、递个药瓶和针头盒子、拉猪圈门、赶猪等工作,这时候才真正开始交流起来,但他们总挂在嘴上的一句话就是“你们年轻人没干过些脏活、累活,跟着我就行了,有你们这省里来的“领导”跟着,感觉工作好推进些,觉得自己工作得到了重视,就很高兴,打防疫的事我来搞。”
当得知我们没什么实践经验,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体验,师傅抽空就给我们讲讲基本兽医知识、基本操作技巧如打猪针怎么打、牛针怎么打等。在带我们一段时间后,有一天遇到个新修建的猪舍,里面比较干净,猪也是才买回来不久,师傅说猪圈都这样就好了。看着师傅进了猪圈,我赶紧帮忙拉住门,猪也蛮听话话,师傅慢慢接近,里面的小猪一动不动的,师傅抬手准备扎针了,可突然师傅停住了,抬头望了下我,笑着说:“小胡你来试试,这里面干净,猪也听话,你来打吧。”望着师傅亲切的笑容,我特别的感动,干净整洁的猪圈都用来教我了,脏乱差的猪圈师傅都自己上,无微不至的爱护,让眼泪差点溜出眼眶,幸好我自己控制力还可以,没有出丑。带着感情做事,再苦再累也没有太大的感觉,之后不管早晨多冷,中午多热,只要师傅出来打防疫,我们就跟着,虽然做的事不多,但就想帮师傅分担点,给他拎药箱、拉拉猪舍门、赶赶猪、陪他讲讲话等等,只希望他艰苦、枯燥的工作能轻松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