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猪高热综合症防治经验总结分析

发布时间:2014-04-04 15:55    作者:yizhiinfo    来源:畜牧人才网    查看:

王正福 刘海龙
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阳宗镇畜牧兽医站
云南省呈贡县七甸街道兽医站


    2013 年 6 月初, 笔者在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阳宗镇一小规模猪场养殖户。该养殖户反映饲养的猪近期不吃料, 全身通红, 已经死亡 3 头, 用了磺胺药、 黄芪多糖等效果也不见好转。 笔者到其猪场察看, 发现病得严重的猪和死去的 3 头猪都约 30kg,其他的达 90kg 的猪也已便秘 10 多天了, 用大黄拌料治疗效果也不见好转, 经诊断该病猪患有猪高热综合症。 由于此类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及高致死率,若病猪不能获得有效治疗则可能导致病猪死亡,从而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罗列出几点关于猪高热病的流行情况及临床发病症状,从而帮助养殖户及时发现不良症状并给予必要的防治措施。


1流行情况
(1 ) 猪高热症在四季中均可发病, 其中夏季发病率
最高;

(2 ) 疫情一般传播速度较快, 若一只猪发病则可能在 3d 内感染猪舍中的其他猪;
(3 )当猪出现了高热
症疾病后, 会出现呼吸困难、 厌食、 高体温及红斑皮肤等临床症状; (4 ) 猪高热病的临床死亡率可达到 35%~75%, 目前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疗效欠佳。


2临床症状
    当猪出现高热症之后, 表现出全身皮肤潮红且体温升高, 尿液呈黄色, 存在气喘、 鼻涕等现象, 食欲不振, 经常卧地不起, 背部皮肤出现明显的弥散性出血; 另外, 还可能出现眼结膜炎, 抽搐, 四肢表现出游泳状滑动; 若病猪为母猪则可能出现不孕或者妊娠流产。


3综合防治措施
3.1完善饲养管理措施
    尽量调整猪的养殖密度, 定期清理圈舍中的粪便、 垃圾等物质, 保障圈舍保持良好的卫生; 同时整个圈舍应该保持良好的通风性,以此来合理控制圈舍的温度及湿度; 猪圈需坚持 1 周消毒 1 次, 并定期对圈舍喷洒 0.05%蚊蝇净, 消除鼠害、 虫害, 以此来严格控制疫情的传播; 严格控制养殖场的进出, 尤其需要禁止猫、 犬等其他动物进入圈舍。
3.2实施常规疫苗预防工作
    若仔猪是外购, 在入圈时必须给予注射一次疫苗(如: 猪瘟脾淋苗、 蓝耳病弱毒苗等 ) ; 若仔猪是自繁自养, 则可以在保育阶段给予疫苗接种。 在给予猪实施疫苗接种时应该注意避免疫苗之间的干扰作用。
3.3药物预防猪高热症方法
    第一种方法是在 1 t 饲料中加入 4 kg 鱼腥草料和柴胡粉, 600 g 加喘速治;第二种方法是在 1 t饲料中加入 1kg 黄氏多糖粉, 3kg 板蓝根粉, 500g 加喘速治。两种预防方法均需连续喂养 1 周。除此之外, 还可在猪饮水中加入黄芪多糖、 葡萄糖粉, 提高猪的免疫水平及抗热应激能力。
3.4药物治疗猪高热症方法
    首先需要将病猪隔离, 然后再给予药物治疗。 若猪的高热症处于发病初期,则可给予肌注头孢类药物, 注射次数: 1 次 /d, 连续肌注 3d; 在饲料中拌入中草药 (如: 柴胡、 板蓝根等) , 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的黄芪多糖、葡萄糖、电解多维以及 250g 强力霉素、150g 的 45%枝原净、 600g 扶本康,充分混合之后连续给予 饮用 12d。
    通过长期的临床治疗实践, 笔者认为防治猪高热症首先需要找准病因, 并进一步加强猪的饲养管理, 避免病情加重或者扩散,同时给予合理的多种药物综合治疗, 从而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经过多次实践综合防治措施, 虽然提高了养殖成本, 但是能够有效控制猪高热综合征的发病或者传播,降低了因高热症而导致猪的死亡率, 最终实现了最大的养殖效益。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