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要发展,离不开畜产品加工业的拉动。河南省畜牧局的有关领导介绍,目前全省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三个特点。
一是现有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扩张加快。双汇、华英、大用、永达、汇通、花花牛、帮杰、众品等38家省级以上畜产品加工企业,采取资本运作等形式,多渠道筹集发展资金,按照生产规模化、产品精细化、经营品牌化、企业集团化、效益显著化的要求,加速规模扩张,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不断增强,已成为国内外知名企业或企业集团。如长葛众品投资3.2亿元完成了年屠宰150万头生猪精深加工国债项目,并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全国第一家在美上市融资的食品加工企业;鹤壁大用集团投资2.2亿元在焦作修武实施的以熟肉制品加工为主的“再造工程”已正式运营。
二是高成长型畜产品加工企业加快建设进度。各地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培育畜产品加工企业。南乐福鑫、新蔡武新、西平华康、禹州田园、焦作绿旗等一大批畜产品加工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今年,河南农垦集团与原阳联合投资10.5亿元,建设屠宰牛羊能力分别可达100万头(只)的肉牛肉羊养殖及清真肉类深加工项目已开工建设。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大型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河南。尉氏县与吉林长春皓月集团合作,投资近6亿元,占地面积2663亩,年屠宰20万头的中原皓月现代肉牛产业项目已于今年5月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00亿元,年创利税10亿元以上。通过该项目的辐射,农民可通过养牛直接增收3亿元。
经过十多年发展,目前,河南省畜产品加工业已初具规模。2005年,全省肉类加工能力达到390万吨,比2000年增长160%,年均增长21%;全省以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达到560多家;今年前三季度全省新上畜产品加工项目41个,新增肉类加工能力72.6万吨,新增奶类加工能力21.2万吨。到“十一五”末,全省肉类加工能力将达到500万吨,乳制品加工能力达到350万吨,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8家,畜产品加工业产值与畜牧业产值之比达到1.5∶1。
摘自:中国牧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