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本市实际,会议提出了“十一五”该市发展现代畜牧业的目标任务,重点实施“62355”工程,即建设6大畜禽生产基地,新建200个标准化养殖小区,扶持30个重点乡(镇),培育50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带动5万个养殖专业大户。
突出抓好六项工作:
(一)大力发展养殖小区,在规模养殖上实现新突破。建设畜禽养殖小区是发展规模养殖、提高畜牧产业化经营水平的有效载体。养殖小区是联接农户与龙头企业的纽带,是实现畜牧业规范化、标准化、集约化的有效途径。在养殖小区建设中:一是明确建设目标。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模适度、相对集中、规范管理、综合利用”的思路,在30个重点乡(镇)进行广泛宣传,示范引导,优先发展。要紧紧围绕沿黄三县和南乐县绿色肉牛生态养殖基地,黄河滩区和城郊绿色奶业示范基地,106国道沿线瘦肉型猪基地,台前、范县、华龙区肉(蛋)鸡生产基地,沿黄滩区、金堤河流域和西部沙区养羊基地,百万亩速丰林林下养鹅基地等六大生产基地建设目标,建设各类畜禽养殖小区。要突出发展肉牛、奶牛养殖小区,大力推广林下养禽小区,积极探索林下养牛、养羊小区建设。每个县每年要新建养殖小区6个以上、改造扩大养殖小区5个以上。其中30个重点乡(镇)每年至少新建1个高标准养殖小区。力争到2010年,全市新建标准化养殖小区达到200个以上。二是明确建设责任。市、县、乡政府主要负责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协调贷款,扶持资金,落实养殖小区建设用地,解决水、电、路问题,加快小区建设步伐。市、县畜牧部门主要负责制定发展规划,统一设计小区建设图纸,开展技术服务和咨询培训等。三是规范小区建设与管理。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注重效益、综合建设的原则,每个养殖小区建设的同时必须建设沼气池,搞好生态养殖。从9月份开始,凡新建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沼气池、青贮池的,首先由业主向所在县(区)畜牧部门提出申报方案,然后由市、县畜牧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考察论证,方案批复后,业主实施建设、发展,最后经市财政、畜牧部门验收合格后,兑现补助。小区建设要达到“六统一”,即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饲养品种、统一兽药饲料供应、统一疫病防治、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销售。四是全面实施标准化生产。督促养殖小区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生产,鼓励养殖小区积极申报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不断扩大我市无公害畜产品基地规模。力争到2010年,使全市有100个畜禽养殖场(小区)通过河南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20个产品通过农业部无公害畜产品认证。
(二)强化防疫体系建设,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上实现新突破。畜牧业发展“效益在规模,成败在防疫”。要把疫病防控摆在与生产发展同等重要的位置。按照省政府“尽快建立市、县防疫工作体系,建立一支布局合理的基层骨干防疫队伍”的要求,市委、市政府已决定市、县畜牧局为主管畜牧兽医工作的行政管理机构,从今年开始,逐步实现每2—3个乡(镇)建立1个动物防疫监督中心。各县(区)要建立机构,充实人员,切实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要提高预警预报能力、快速反应能力,依法治疫,科学防控,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三)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在畜牧产业化经营上实现新突破。要把大力发展畜产品加工业作为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战略突破口,积极发展畜产品精深加工,以加工促发展,以加工带基地,实现畜产品加工增值,尽快改变以“原字号”外销为主的局面。到2010年,力争再有3—5家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进入省级龙头企业行列,年销售收入超过千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发展到10家,全市畜牧龙头企业由目前的13家增至50家以上。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要大力扶持福鑫、全力、清凌等市场前景好的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通过贷款支持、政府贴息等手段,扩大规模,加快发展。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加强与“三鹿”、“伊利”等知名企业的交流与合作,采取上门招商、主动出击的办法,重点引进和新建一批乳制品、牛羊肉等精深加工企业,迅速增加我市畜产品加工总量。三是增强畜产品出口创汇能力,福鑫要与澳大利亚、韩国等加强合作,搞好出口创汇。四是进一步完善产业化经营机制。要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养殖场(小区)+农户”等行之有效的产业化经营形式,建立龙头企业与养殖基地紧密联系、互利双赢的运行机制。要增强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建立起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龙型生产经营体系。
(四)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在“科技兴牧”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强化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抓好畜禽良种引进、繁育、推广。实施畜禽良种补贴,对引进国内优质肉用母牛,用于繁殖的每头补助200元;肉牛冻精冷配成功每头份补助5元;引进国外高产奶牛,每头补助2000元。建立健全市、县、乡上下贯通的畜禽改良网络,加快良种推广普及速度,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二是开展科技创新。加快畜禽新品种培育,加强地方优良畜禽品种资源的保护及利用,加大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发力度。加强畜牧科技示范场和科技园区建设,强化示范带动作用,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三是依托“科技入户工程”,切实搞好科技的示范和推广,重点是养殖小区规模生产、种草养畜、秸秆青贮与氨化、林牧结合高效养殖等先进实用技术,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产水平,增加经济效益。
(五)强化饲草饲料资源开发,在实现畜牧业标准化生产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强化优质饲草饲料资源开发,实现畜牧业的协调发展。要积极推进规模种草,引草入田,引草入滩,引草入林,力争到2010年,全市种草面积达到10万亩。二是大力推广玉米秸秆青贮、微贮,搞好可饲用农作物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围绕全市优质肉牛、奶牛、肉羊生产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强青贮池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行秸秆过腹还田,提高秸秆的转化率。力争到2010年,全市新建500立方米容量以上的青贮池120个。目前正是玉米秸秆青贮和种草的关键季节,各县(区)要紧急行动起来,集中人力、物力,切实搞好饲草饲料资源的利用工作,为实现畜牧业发展的新突破夯实基础。三是积极研发以蛋白质饲料、农副产品饲料为重点的非粮食饲料,生产优质环保型饲料,重点开发专用饲料和安全饲料,推广应用无污染、无残留的饲料产品,发展绿色养殖和标准化生产。
(六)培育市场流通体系,在发展经济合作组织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培育现代化的畜产品流通体系。重点支持在优势畜产品集中产区和集散地建设一批辐射能力强的区域性畜产品批发市场和专业市场,积极培育市场营销主体,支持龙头企业、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纪人和各类营销组织采取产销直挂、连锁经营及网上交易等形式参与畜产品流通。健全完善市场规则,规范交易行为,加强市场监管,建立规范、顺畅、安全、高效的现代畜产品流通体系。每个县(区)都要围绕优势产业建设现代化畜禽专业市场,带动畜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二是培育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市、县畜牧业信息网络,推动与龙头企业、批发交易市场和生产基地的网络融合、资源共享。积极实施“金牧阳光”工程,搞好“金牧直通、物流配送”。完善农村信息、技术和畜牧业生产资料服务体系。濮阳市畜牧局 陈利稳 张朝锋责任编辑:吴勇(来源:濮阳市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