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棉籽饼(粕)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5-01-21 20:10    作者:yizhiinfo    来源:畜牧人才网    查看:
1棉酚及其毒害作用

     棉酚(Cossypol)是棉籽中色素腺体所含的一种黄色多酚色素,含量约占棉饼干物质量的0.03%(或300mg/kg),存在于其叶和种籽中,并以游离与结合两种状态存在。它与蛋白质、氨基酸、磷脂等结合而成结合棉酚,结合棉酚无毒;未与蛋白质、氨基酸、磷脂等物质结合的棉酚称为游离棉酚,具有活性醛基和羟基而有毒性作用。棉酚被家畜摄入后,大部分在消化道中形成结合棉酚由粪中直接排出。只有小部分被吸收。游离棉酚的排泄比较缓慢,在体内有明显的蓄积作用,因而长期采食棉籽饼(粕)会引起慢性中毒。其毒害作用有如下几个方面:

     1.1游离棉酚是细胞、血管和神经的毒物。游离棉酚进入消道后,刺激胃肠黏膜,引起胃肠炎。吸收入血后,增强壁的通透性、促使血浆和血细胞向周围组织渗透,使受害织发生浆液性浸润、出血性炎症和体腔积液。游离棉酚易于脂质,能在神经细胞中积累而使神经系统的机能发生紊乱。

     1.2影响雄性动物的生殖机能。游离棉酚能破坏睾丸的生精上皮,导致精子畸形、死亡、甚至无精子。因此,降低繁殖力,甚至造成公畜不育症。

     1.3干扰动物体正常的生理机能。游离棉酚在体内可与许多功能蛋白质和一些重要的酶结合,使它们丧失正常的生理功能。

     1.4影响鸡蛋品质。产蛋鸡饲喂棉籽饼粕时,产出的蛋经过一定时间的贮藏后,蛋黄中的铁离子与游离棉酚结合,形成黄绿色或红褐色的复合物。当饲粮中游离棉酚含量为50mg/kg(或0.005%)时,蛋黄就变色。饲料生卫标准中限制饲粮中游离棉酚含量小于20mg/kg(或0.002%以下)。

2棉籽饼(粕)脱毒措施

     由于棉籽饼(粕)中含有毒性的游离棉酚,为了避免其对动物机体的损害,因此棉籽饼(粕)饲喂禽畜之前必须进行去毒处理。以下介绍几种棉籽饼粕脱毒的方法:

     2.1物理处理法

     水煮沸法,此法是依据棉籽饼(粕)在水中棉籽色腺体损坏,释放出游离棉酚,在较高温度下可与游离氨基团的蛋白质联结,变成对动物无毒性的联结棉酚的原理而使用的。其操作是将粉状的棉籽饼(粕),加适量的水煮沸30~40min,经常搅拌,冷却后饲用。煮沸时若拌入10%的麸皮或大麦,效果会更好。

     2.2微生物发酵处理法

     微生物发酵原理是利用微生物发酵降解,使棉籽饼(粕)中的棉酚分解成无毒成分。其操作程序是:先将棉饼加水调成料浆,然后加入到微生物培养液中(该培养液是从反刍动物的胃液中取得)再加微量的胱氨酸的盐酸盐,硫甘醇钠盐(NaOCH2CH2SH)作为还原剂从而产生厌氧环境,保持在40~43℃下恒温培养,数小时后,将处理的物料除去水分,在不超过43℃的温度条件下,烘干制成饼块状物料待用。接着进行如下操作:1000份重量的棉籽饼(粕),加入适量的清水调成浆状物,加入10份重量之上述制备微生物培养液,充分搅拌后,再加人100份的前述培养物和1/10份的半胱氨酸盐酸盐,充分搅拌均匀,在40℃的温度下培养48h,然后压干成饼状物作饲料。也可将饼料送入60℃烘干房中,烘至安全水分贮存备用。本方法由于发酵过程增加了微生物代谢作用的副产物,使棉籽饼(粕)在化解毒性后,同时还增加了VB2、VB6、烟酸、泛酸、肌醇、VK、氨基酸、碳水化合物、脂肪酸等的含量。未经发酵处理的料饼内含有约30%的纤维素,没有多少营养价值,但经发酵后,该成分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水解变成了葡萄糖。因此发酵去毒后,不但除去了棉酚毒性,而且原料的营养价值也大为提高。据测定,此法能使压榨棉籽饼的干基游离棉酚含量从0.065%降低至0.02%~0.03%。

     2.3化学处理法

     2.3.1硫酸亚铁法,这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操作简便的方法。用硫酸亚铁去毒时,其用量应因机榨或土榨棉籽而不同。机榨的棉籽饼(粕)每100kg运用硫酸亚铁200~400g,土榨的棉籽饼粕则运用1000~2000g。使用时先将硫酸亚铁用200kg水溶解,制成硫酸亚铁液备用。如在榨油厂去毒,可把硫酸亚铁配成水溶液直接喷洒在榨完油的棉籽饼(粕)上,应留意喷洒均匀,不能洒得太湿,否则不利于保留。也能够按上述同样比例,把硫酸亚铁干粉直接与棉籽饼粕或饲料混杂,力求均匀。

     2.3.2尿素处理法,尿素加入量为饼粕的0.25%~2.5%、加水量10%~50%,去毒时保温85~110℃、经过20~40min可使棉籽毒性降得很低。

     2.3.3碱解决法,任选品质分数为2%的熟石灰水溶液、1%的氢氧化钠溶液或2.5%的碳酸氢钠溶液中的一种,将粉碎的棉籽饼(粕)浸泡其中24h,再用清水冲刷4~5遍,也可达到去毒目标。

     2.4改进棉籽加工工艺

     现行的传统加工工艺,由于强烈的湿热处理,棉籽中的游离棉酚与蛋白质等结合形成结合棉酚,使棉籽中蛋白质的消化率和赖氨酸的有效性降低。为了在制油工艺中排除游离棉酚并保持棉籽饼蛋白质的品质,采取先压后浸法,即先将料坯轻度蒸炒(蒸炒温度低、结合棉酚形成少,赖氨酸损失也少),用自动螺旋机榨出大部分棉籽油(大部分游离棉酚随棉籽油排出),然后再用有机溶剂将剩余棉籽油从油粕中浸提出来,这种制油工艺可达到即充分提净游离棉酚,又保持棉籽饼粕营养价值的效果。

3棉籽饼粕的合理饲用

     饲喂棉籽饼粕的原则就是将其损害减少到在畜禽的耐受领域之内,不同种类的动物对棉酚的耐受量不一。比如:猪对棉酚的耐受力比鸡低,幼年动物比成年动物低,单胃动物比反刍动物低。

     3.1在猪饲料中的使用乳猪料和仔猪料中以不添加棉籽饼(粕)为好。中猪阶段(体品质为30~60kg)饲用量为4%,大猪阶段(体品质为60kg以上),饲用量为5%,饲用时加入适量的赖氨酸添加剂效果会更好。种猪饲料中最好不要使用。

     3.2在鸡饲料中的使用雏鸡饲料中不宜使用,蛋鸡饲料中为了不影响鸡蛋的品格,也不倡导使用,可使用5%的葵花粕。肉鸡料中使用时,主要用于成年肉鸡料中,但不超过日粮的5%。

     3.3在牛饲料中使用棉籽饼(粕)对反刍动物利用价值很大,只需不过量或独自饲喂,就不会有毒害作用。奶牛饲料中尽量不使用棉籽饼(粕);犊牛料中用量可占到精料的15%;肉牛料中棉籽饼(粕)使用量最高能够占到20%,通常用量领域为15%~20%,能够和玉米、豆饼、麸皮按一定比例组成配合全价饲料,在充分喂给优质粗饲料的同时,再补充胡萝卜素和钙,其增重效果更好。

4棉籽饼(粕)饲用的注意事项

     4.1适量配比。通常在配合饲料中搭配4%~5%的去毒棉籽饼(粕),并与菜籽饼(粕)终年交替使用,可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下降成本,而又不必进行去毒。

     4.2恰当提高蛋白质程度。据研究,猪日粮中蛋白质与棉酚的蓄积有关。蛋白质含量高时,中毒率就低,在制订饲料配方时,粗蛋白质的含量最好稍高于动物的营养需要。

     4.3注意补充赖氨酸。棉籽饼(粕)蛋白中的赖氨酸含量通常都较低。在使用时,应在日粮中添加0.2%的赖氨酸或添加适量的鱼粉、蚯蚓粉等动物蛋
白质饲料或与豆饼等量配合使用。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兽药饲料监察所,扎依旦·阿布力孜)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