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今年前7个月生猪头均盈利108元

发布时间:2025-09-10 08:59    作者:刘一民    来源:南方农村报    查看: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8月第4周全国生猪平均价格每公斤14.22元,环比下跌0.6%、同比下跌30.1%,较7月阶段性价格高点回落0.87元。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4.81元/公斤,比前一周下跌0.6%,同比下跌22.0%。

已连续15个月盈利

  “新发地市场每天生猪上市量约1800头,猪肉平均每斤8.5元,从8月初到月底,猪肉价格偏弱运行。”北京新发地市场宣传部部长童伟说,进入8月,生猪货源足,价格缺少上涨动力,同时夏季天气炎热,猪肉消费需求相对疲软。

  童伟预计,9月上旬学生开学后,食堂需求量将带动猪肉消费提升,价格有望随之略有提升,未来天气转冷之后,需求将进一步转强,价格也会季节性回升。

  8月30日,山东省德州市的一位生猪经纪人告诉记者:“过去一年的猪价都不错,但今年下半年开始,猪价在慢慢地降,前几天低的时候降到了每斤6.9元。今天收猪的价格是每斤7.1元,因为快开学了,所以收价比前几天涨了2角钱。”

  据测算,自2024年5月起,生猪养殖已连续15个月保持盈利,今年前7个月出栏生猪头均盈利108元。

  行业普遍认为,对于生猪养殖而言,猪价围绕成本不断波动,养殖时赚时亏是行业常态,本轮如此长的盈利期是比较罕见的,这离不开政府加强调控引导和行业降本增效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头部企业补充现金流

  自去年9月以来,针对今年春节后猪价可能出现的季节性下跌,农业农村部就提前给行业“打预防针”,持续发布产能过剩预警信息,开展逆周期调控。今年以来,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进一步对养猪大省和头部企业进行指导提醒,有效抑制了养殖场(户)在盈利期大幅扩产的冲动,为后续做好生猪稳产稳价工作打下了基础。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二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043万头,较去年年末高点减少了37万头,从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的105%上限逐步回调。

  同时,行业内也在“苦练内功”,提高生猪生产效率,降低养殖成本,尽力延长盈利周期。“目前,公司PSY(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量)平均水平已经达到29头,优秀水平能够达到35头。同时,我们看到猪的生长潜能还有很大空间。”牧原集团养猪生产负责人李彦朋说。

  当前,我国生猪行业PSY等核心生产指标持续改善,专家预计全年PSY将增加0.5头以上。同时,饲料价格低位运行,有利于行业继续保持盈利。持续的盈利还使头部企业现金流得到补充,经营状况持续好转。今年上半年,牧原盈利107.70亿元,海大盈利26.39亿元,一些前期破产重整企业也实现了扭亏为盈。

9月猪价有望止跌

  受市场长期看好驱使,今年2月至7月全国新生仔猪数量比上年同期增长9.3%,按6个月育肥周期计算,至明年1月生猪出栏量还将明显增多。

  朱增勇认为,近期生猪出栏量预计将继续增加,但9月后集中开学以及中秋国庆双节来临将提振消费需求,叠加冻猪肉收储提振,猪价有望止跌并季节性回升,以稳中有涨为主,养殖有望继续保持盈利。

  今年四季度商品猪供应仍将较充裕,但龙头企业带头降低出栏活重,有望缓解猪肉供给过剩的局面。从消费需求来看,四季度天气转凉,南方腌腊再次提振猪肉需求,将支撑猪价温和季节性回升。

  同时,国家生猪产能调控效果已经显现,养殖场(户)出栏商品猪平均体重有所下降,二次育肥情绪降温,明年春节前生猪市场供应压力将得到一定程度缓解。行业内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只有主动去化过剩产能,市场行情才能迎来实质性好转。

  朱增勇建议大型猪企带头响应相关政策,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优化猪群结构,提升生产效率,同时通过降低死亡率、优化饲料配比等方式降低生产成本。对于中小养殖户,朱增勇建议聚焦降本增效,淘汰低产母猪,灵活调整出栏节奏,在顺时顺势出栏肥猪的同时,做好成本管控和猪病管理,合理安排生产。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