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现代种公猪饲养管理 运动不可少

发布时间:2011-07-14 06:00    作者:yizhiinfo    来源:畜牧人才网    查看:

    随着工厂化、集约化和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人工授精技术得到了普遍应用。在实施人工授精的过程中,种公猪的管理和使用是基础环节。传统的公猪很少有不配种和肢蹄病的问题,而现代猪场的公猪无性欲和肢蹄病加起来占到种公猪存栏的 25% 左右。品种的变更固然是原因之一,但最主要的原因是现代公猪缺乏足够的运动。有些猪场的公猪甚至被养在限喂栏里,除了配种之外基本没有运动,这样的公猪衰老很快,一般不到 3 岁就被淘汰出局。作为原种场加快世代间隔,3岁公猪或 2 岁公猪有了后代的成绩就可以从原种场淘汰,这种淘汰公猪如果性生理健康依然可以在商品场继续发挥作用到 5 岁以上。目前许多原种猪场淘汰的 2 ~ 3 岁公猪由于伤病已无配种能力十分可惜。因此,公猪的保健和运动当引起有关场家的足够重视。

  一头性成熟的公猪大约需要多大的运动量才能有效地保证体格强健和性欲旺盛呢?据笔者过去在北京黑猪育种场的经验,每日 3000m 的驱赶运动较为合适。此 3000m 的路程大约有1000m 的漫步(启动)+1000 m 快步(小跑)+1000m 漫步(动松),总计耗时约 30min。

  中国传统的养公猪户经常赶公猪走村串户给附近农户的母猪配种,一走就是好几里地,故运动量也足矣。半个世纪前的中国传统饲养公猪模式使当时的公猪可以利用到 5 ~ 10 岁。由于人与公猪同时运动,饲养员中也极少有“三高”病例发生,倒是一种人猪和谐共同健康的模式。

  驱赶公猪走动和跑动有技术讲究,一般是在早上饲喂前或配种前空腹运动,或者下午太阳落山时,饲喂或配种前也可进行。忌中午烈日当空,饱食或配钟后进行驱赶运动。驱赶运动要掌握好“慢—快—慢”三步节奏。公猪刚一出门时就容易猛跑、撒欢,要多加安抚,如给公猪擦痒、梳毛、刷拭背部可使公猪慢慢安静下来,徐徐而行。也可故意将公猪赶至有木桩、树干等路边大目标边,公猪有对路边物体探索性嗅觉辨认、舐啃、擦痒的习性,从而放慢了速度。公猪行程当中 1/3 路程要加快速度,跑成快步或对侧步,使公猪略喘粗气达到一定的运动量。1 周岁以下的青年公猪体质强健者可以用袭步疾跑冲刺 100 ~ 200m,在行程的后 1/3 路段要控制猪的速度使之逐步放慢成逍遥漫步,并达到呼吸平稳。此时一般不加人为驱赶,猪在小跑 1000m 之后略有疲乏之感会主动放慢步速。公猪在回程路上既要平稳慢行又不可停留,要争取直奔原圈,如果停留时间过长,公猪易起异心,会向配种舍或母猪舍方向奔袭,使局面不易控制。公猪运动通常是单人单猪,专人专猪。切忌几头公猪同时放牧运动(即使这几头公猪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更切忌 2 头公猪对面相逢。如有此事,势必是一山难容二虎,2 头公猪中必有 1 头被咬死,另 1 头不致残也要有所外伤。在国外为了节省人工,每头公猪栏外设有(30×3)m 的公猪逍遥运动场任公猪自行运动玩耍,有一定作用,但成年公猪往往贪睡不动而导致运动量不足。现代猪场有设公猪跑道运动场,使公猪在狭窄通道上自行运动,省人工省力,但存在公猪容易在狭道中睡觉的弊端。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