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品种依赖国外, 蛋白饲料依赖国外, 养殖业本身依赖抗生素和疫苗。 三种依赖助推着中国畜牧业的高速发展, 成为时下影响国内畜牧经济增速的重要因素, 被媒体誉为中国畜牧业驱动器中的三座 “活火山”。 结束于数月前的第二届京津冀畜牧兽医科技创新论坛上, 国内畜牧业的专家们也对国内畜牧业发展依赖国外的品种和蛋白饲料, 以及中国养殖业本身对抗生素和疫苗的依赖深表忧虑。 这应该是中国畜牧业高端面向畜牧业未来发展做出的重大反思, 这种涉及行业未来发展命运的反思应该对我们所有的畜牧人有所启示。
———品种依赖。 畜牧业为什么发展如此之快? 中国工程院李宁院士认为, “这得利于两个基本要素,一个是需求,一个是品种。但是,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有两大资源依赖国际市场:第一,蛋白类饲料,比如大豆;第二,规模化产业的品种,无论猪也好,蛋鸡和肉鸡也好,几乎都依赖于国外的品种。” 据统计, 国内猪的引进品种超过 80%; 蛋鸡、 肉鸡的引进品种达到 70%; 肉鸭方面, 引进品种甚至高达85%; 而奶牛的引进品种也达到 40%。 与养殖业的规模化突飞猛进相比, 我国的畜禽业在种业发展上,走的还是进口,退化,再进口,再退化的道路。
———蛋白饲料依赖。在生猪养殖中,饲料占了成本的70%; 肉鸡养殖中, 这一比例高达 75%。但是,饲料中最重要的蛋白饲料,比如豆粕和鱼粉,我国却需要大量进口。李宁院士在报告中指出,“截止到2010 年 11 月份, 我国去年进口的大豆总量超过了 5400 吨, 是我国产量的 3 倍多, 世界一半以上的大豆被中国买下了。”目前,我国每年饲料粮消耗占粮食消耗的40%, 总量是 2 亿吨 。国务院经济发展中心潘耀国研究员预计,饲料粮将成为中国粮食消耗的第一大项,在“十二五”期间, 会达到 2.2 亿吨。 对于国内蛋白饲料的短缺, 李宁院士认为, 如果国内基本的土地政策不改变的话,粮食的总产量很难在现在的基础上有大的提升。所以在未来二三十年内,也许蛋白饲料还得有所依赖。 蛋白饲料进口依赖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瓶颈。
———兽药依赖。近年来我国的养殖规模化发展速度很快,但是,这种快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建立在对抗生素和疫苗的依赖之上。
据悉,中国年产21 万吨抗生素原料, 其中有 9.7 万吨用于畜牧养殖行业,占年总产量的46.1%。 天津市畜牧兽医研究所丁伯良研究员说 : “中国人均消费抗生素的量是全世界的10 倍”。 这里面肯定少不了畜牧业的 “贡献”。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刘金华教授指出,目前世界上也就中国、印尼、埃及、越南四个国家用禽流感疫苗,而现在禽流感发生最多的也正是这四个国家。他强调“疫苗只能减少发病的损失,减慢流行速度。但却难以从根本上控制禽流感发生;同时病毒在免疫压力下有加快变异的倾向,尤其是免疫不好或疫苗质量不好的时候,低水平的抗体会加快病毒的变异。”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刘月焕研究员认为, 宿主在抗感染这方面起主要作用,然后才是疫苗,最次的也最无奈的是用药物进行预防或者保健。但是,中国的现实却是滥用抗生素, 把疫苗当成治疗药物用, 同时伪劣兽药流毒全国、 延绵不绝。俗话说, 成也萧何, 败也萧何。 中国的畜牧业要想赢得真正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必须要对行业有个清醒的认识, 必须开列时间表, 制定中长期目标, 并出台具体措施加以实施, 逐步扭转目前的被动局面。 正如相关媒体报道的那样, 养殖品种、 蛋白饲料、 抗生素和疫苗三种依赖, 是中国畜牧业的三座 “活火山”。 这种依赖尽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作为 “靠山”, 然而, 一旦 “火山” 爆发, 中国畜牧业将何以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