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炳权 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大雁镇畜牧兽医站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的养牛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尤其是肉牛养殖业发展迅猛,已经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新的增长点。世界上畜牧业发达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养牛业的发展。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和 2001—2010 年“农业科技发展纲要”都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畜牧业,调整畜牧业结构向草食家畜生产倾斜,突出发展肉牛养殖业。 但是,一些养殖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使得政府、肉制品企业及农户都开始积极转换思路,改变原有的发展模式。
我国北方地区,资源充足,该区域不仅是优质肉牛饲养带,还是我国玉米的重要种植基地。近年来,北方地区依托粮食资源优势,积极发展肉牛养殖业。 笔者从促进项目区肉牛养殖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优化肉牛养殖区域布局、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企业的带头作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促进生态农业良性循环发展的需要、实现农区畜牧业发展战略变化的需要 7 个方面,对我国北方地区发展优质肉牛养殖项目的必要性进行了总结与分析,旨在通过肉牛养殖项目的建设,提高养殖场的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以及提高牛群质量和单产,降低成本。
1促进北方地区肉牛养殖产业结构的调整, 有助于带动区域肉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北方地区的生态畜牧经济区,很大一部分属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肉牛优势产区,区内玉米种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例很高,是北方地区资源优势和农业主导产业,而且肉牛的主要饲草———玉米秸
秆资源充足,为发展肉牛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和资源优势。 但是,由于标准化、规模化程度低,许多肉牛养殖户养殖效益逐年下降,一些肉牛养殖户出现不同程度的亏损, 有些养殖户还出现了卖牛、杀牛的现象。
目前,标准化肉牛养殖的优势在同行业中已经逐步开始凸显。 通过肉牛养殖项目养殖场的示范作用,带动养殖户按照国家相关法规、标准,发展标准化肉牛养殖, 通过引进优种肉牛进行繁育提高肉牛品质,扩大优种肉牛的覆盖率,改善目前肉牛养殖业中散户多、标准化程度低、规模小的局面,提高养殖业的效益,促进肉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2有利于优化肉牛养殖区域布局, 增强肉牛养殖抗风险能力
养殖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肉制品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 《国务院关于促进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 号)精神,促进北方地区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要推进养殖业生产方式转变,提升养殖业产业素质,优化养殖业区域布局。 以城郊为重点,带动辐射周边的农区饲养肉牛, 形成养殖业生产的优势区域———北方养殖业产业带。
目前,该地区的肉牛育种计划管理落后,引种制度不健全、饲养管理水平低。 针对该地区肉牛产业的现状,应积极引进优质肉牛,利用进口试管精液来繁育,出售商品犊牛,拓展肉牛养殖收入渠道,这对调整当地肉牛结构、促进肉牛高产、增强肉牛养殖业的抗风险能力,促进肉牛养殖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3有利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促进企业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从目前养殖企业和肉牛加工企业竞争激烈程度看,我国肉牛养殖业面临压力较大,市场面临重组和洗牌。 近年来肉牛市场行情走低,根据肉牛行业发展周期和盈利规律, 目前是肉牛养殖业发展的良好时机,肉牛市场正处于恢复期,且由于肉制品市场经历了不规范和恶性竞争,市场趋于理性,有利于企业发展。 因此,优质肉牛养殖项目是企业发展的转折点和突破口,是企业做大、做强,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良好途径。 同时,可通过技术培训和示范推广,带动周边养殖户改进饲养模式、引进标准化饲养方法,提高肉牛产品质量,从而改善肉牛的养殖结构,提高养殖业的集约化、标准化水平,增强整个地区的肉牛养殖业市场竞争力。
4有利于充分发挥企业的带动作用,提高农民收入
肉牛养殖是一项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的行业,需要从优质牧草的种植和加工、青贮的制作、饲料贮备和配制、发情配种、产犊、饲养管理、牛肉的加工和销售等方面获得技术和资金支持,需要为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
优质肉牛养殖项目的建设,可以充分利用肉牛标准化养殖的优势,通过新技术和示范带动作用,为周边肉牛养殖户提供标准化技术服务。 一是推广科学养殖技术, 对有肉牛养殖意向的农户进行重点培训,且不定期深入养殖户中进行具体的饲养指导;二是对养殖户提供标准化养殖饲料配比指导,提高养殖户肉牛饲养水平; 三是为养殖户提供肉牛人工授精服务,提高该地区良种肉牛的比例。
在建设肉牛标准化养殖小区的同时,也应把为周边的肉牛养殖户提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科学的养殖管理培训作为建设内容之一,从而为增加当地农民收入、加快当地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强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发挥积极作用。 这样既可充分发挥标准化养殖的示范带动作用,又可以带动当地剩余劳动力的转化,走农业产业化道路。
5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缓解牛肉供需矛盾,确保有效供应。 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15%,市场牛肉供不应求,其价格不断上涨,牛肉与猪肉同比价格已由几年前的 1∶1 上升到目前的 3∶1。 同时,人们的膳食结构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蛋白质尤其是动物蛋白偏少,影响了人们体质的增强,若能系统开发肉牛可加大提供优质化、多样化、高档化的牛肉绿色食品,有利于优化膳食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促进生态农业良性循环发展的需要
从生态学观点看,牧草和农作物秸秆,以技术处理后养牛,通过其生物学功能转化为肉,成为能供人体直接消化的多种氨基酸, 与其他利用方式相比,更具合理性和高效性。 此外,通过养牛过腹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地力,形成“牛多—肥多—粮多—秸秆多—牛多”的良性循环,可以减轻畜牧业依赖于粮食的负担。 发展肉牛养殖,对保护土地资源,增加粮食供给,确保“米袋子”充足,优化农村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7实现农区畜牧业发展战略变化的需要
目前, 我国畜牧业产值接近农业总产值的 50%,但是畜牧业仍处于分散粗放阶段,产业链条不长。 国内外农业发达地区成功的经验证明,当畜牧业形成产业化后,其与种植业产值之比达到 1∶1 时,农业产业才能达到结构最优化、效益最大化,种植业和畜牧业相得益彰,这要求畜牧业要从传统的生产型向现代化的产业化型转变,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地产地销为主的畜产品购销体制向培育市场、放开经营、搞活流通和贸易多元化转变。 通过系列的开发肉牛基地,引导千家万户农民进入日益发展的市场,提高组织化程度,推进生产经营规模性发展,实行种养繁、产供销、内外贸、牧科教一体化,用产业化推动畜牧业向高产优质高效发展。
8结语
北方地区是我国农业发展重点地区,通过在该地区实施优质肉牛养殖项目,可有计划、有步骤、规范性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就地转移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民提供创收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实现农民增收、财税增收的目的,拥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