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沙湖镇基层防疫实践日志(六)

发布时间:2014-04-18 16:12    作者:yizhiinfo    来源:畜牧人才网    查看:

    引言:湖北省春防工作于3月10日全面展开,为深入了解基层春季动物疫病集中免疫情况,总结防疫工作经验,查找存在的问题,确保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按照局党委的要求,由省局防控处牵头,局近两年新进的大学生和军转干部共12人,联合组成2个实践活动小组,于3月13日分赴罗田县河铺镇和仙桃市沙湖镇,开始了全程防疫实践活动。危浩是沙湖镇实践活动的一员,这是他在实践中的日志:

    4月9日星期三晴  

  今天一大早,我跟随沙湖镇刘志祥站长一行来到原种场,目标任务是完成1个规模户和5个散户的85只生猪免疫工作。从驻地到原种场大约10公里,春天的早晨凉风飕飕,摩托车行驶约25分钟才到目的地。我坐的是村级防疫员“张师傅”的摩托车,就这样我认识了防疫员张元才,这是一个言语不多但看上去踏实的中年人。由于路程较远,我们一路交谈,交谈中我了解到,中专文化程度的张元才从事兽医行业41年,原先在镇兽医站工作,后来体制改革,当了一名村级防疫员。每年春秋两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期间,他与镇里其他八位防疫员一起,共同完成全镇5个工作片、36个行政村近1200头生猪和更多禽类的防疫工作。因为工作表现出色,他经常被镇里刘站长表扬为镇里的“王牌”防疫员。

  第一站是村支书家的猪场,我站在大门外,咋一看还以为是一个非常朴素的农家小院,院内西面、南面各有1栋猪舍,北面是1栋生活房,红砖青瓦、简单干净,东面是口大鱼塘,院内油菜花开甚艳。猪场主人很热情打开门把我们迎进去,我趁着张师傅配药的时候把猪场巡了一遍,2栋猪舍空闲着1栋,另一栋也没有养满,我数了一遍,共70头猪。猪舍最里面空了一间猪栏,被改成了饲料间,我走进一看,有位60来岁婆婆正在拌饲料。看有人过来,婆婆很礼貌的和我打了个招呼,又很不好意思的说了一句:“猪卖不起价,现在只能喂糠麸了。”我抓起一把饲料,细看了一下,饲料中只有几粒配合精料,其余全是糠麸。“我们给你家猪打疫苗,你支持吗?”我小心翼翼地问了一句。婆婆很高兴的说:“当然高兴,现在养猪亏本,所以打疫苗特别重要,防疫出问题会导致更大的亏本。”

  回到张师傅身边,我仔细看了下他的防疫冷藏包,据他说这是市里为保证疫苗质量、确保免疫效果给村级防疫员统一配备的。上面一层整齐摆放着注射器、胶带等防疫工具,下面一层用于存放免疫用药品。在我的请求下,他熟练地向我演示了免疫操作要领。

  经过2个小时的辛苦工作,我们完成了70头生猪的口蹄疫、猪瘟免疫工作,准备奔赴下一家。

  当地农户多数以养殖鳝鱼、泥鳅为主,都是一早外出喂鱼。张元才他们通常只能在中午前后、冒着炎炎烈日、由村组长引导进入每个散养户家中为畜禽实施强制免疫。到下一家的时候,已经快11点了,主人不在家。听隔壁邻居大嫂讲,主人是去喂鱼了。我着急地问张师傅该怎么办?“只有等猪主人回来!”张元才说道。“猪主人不回来怎么办?”我好奇地问。“只有等或者改天再来呗!”听到他坦然地回答,我们心里很是震动。他们的工作十分辛苦,为了完成防疫期间的疫苗注射,有时一个针要奔波两三个来回。他们的收入不高,有的孩子还在上学,强制免疫期间家里的农活和家务都靠妻子来承担。村级防疫员每年足额领到约8000元的工资,相比于他们的辛勤付出,这些收入是不多的。

  等猪主人回来,打完免疫,时针已指向了12点。我心想,这该回家了吧。但张师傅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说:“趁着中午有人在家,我们把剩下的4家全免疫了吧。”我只好赶紧答应下来,奔赴下一家。

  忙完这些活,回到驻地已经下午2点了。吃过饭,我坐在房间的沙发上,揉着略微酸胀的腿心里默默地想着,为了实现“确保不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基层的同志真是付出很多很多。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