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新闻 > 正文

生猪市场供需博弈升级:缩量潮下的价格迷局与政策破局

发布时间:2025-07-03 09:14    作者:.    来源:恒银期货    查看:
当养殖主体缩量意愿增强、散户跟风惜售形成 “缩量联盟”,当二次育肥在淡季逆势入场,2025 年 7 月的生猪市场正经历复杂博弈。供应端主动收缩与需求端季节性疲弱交织,政策调控与市场自发力量角力,背后的深层逻辑逐渐清晰。


01
供应端的双向博弈:
缩量策略与产能压力并存

(一)集团与散户的 “缩量联盟” 效应

头部养殖主体正通过调整出栏节奏实施 “缩量策略”。2025 年上半年规模企业出栏计划完成进度普遍低于预期,部分企业 6 月出栏量同比减少超 10%,该行为暗含对三季度消费旺季的价格布局。散户群体在缩量示范下普遍 “观望待涨”。

(二)产能高企下的隐性压力

与当前供应收缩形成反差的是,能繁母猪存栏量仍处高位。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5 年 4 月能繁母猪存栏量为 4038 万头,而 5 月样本存栏量创两年内新高。行业生产效率提升正改写供需逻辑:2025 年 MSY(每头母猪每年提供的商品猪出栏数量)预计达 19.3,较 2023 年的 18.72 显著提升,这意味着同等存栏下商品猪出栏量将增长约 3%,抵消部分缩量策略效果。


02
需求端的冰火两重天:
消费疲弱与二育补栏悖论

01 终端消费的夏季困局
7 月进入猪肉消费传统淡季,5 月社零餐饮收入同比增长 5.9%,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 CPI 仅涨 0.6%,反映居民猪肉支出意愿低迷。

02 二次育肥的非理性繁荣
供应偏紧与价格反弹预期推动二次育肥市场升温。6 月二育实际销量占比达 12%,育肥户栏舍利用率回升至 38%。但当前 15 公斤仔猪价格达 560 元 / 头,若猪价涨幅不及预期,养殖户面临亏损风险。二育行为人为制造 “供应后置”,2025 年 12 月商品猪出栏量或较 3 月增长 1.5%,四季度或现出栏高峰压制价格。


03
政策调控的双刃剑效应:
降重令与收储的市场影响

(一)降重去产能的政策意图
5月底至 6 月,政策密集出台以降低出栏均重、限制基础产能。6 月生猪出栏均重较 5 月下降约 3 公斤至 127 公斤 / 头,标肥价差从 1.1 元 / 公斤回落至中性水平。但生产效率提升部分抵消降重效果,MSY 提升使得产能去化仍为供需平衡关键。

(二)收储政策的情绪提振作用
6月启动今年首次国产冻猪肉收储,要求 8月10日前完成入库。当前冻品库存率仅 14.04%,处于近四年低位,收储推动现货价格短期突破 15000 元 / 吨。但历史收储对价格的提振作用通常仅持续两周,价格终将回归基本面主导。


04
未来展望:博弈中的平衡临界点

短期内,二育补栏需求、收储政策等因素支撑 8 月前猪价易涨难跌,但三季度末至四季度,前期能繁母猪产能将集中兑现,12 月商品猪出栏量或迎峰值。从行业结构看,显示二元母猪占比达 93%,规模化主体定价话语权增强,散户跟风效应减弱,未来猪价波动或趋缓,但产能出清过程漫长。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请联系【编辑qq:1240812330】删除,谢谢!

APP下载
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